■ 文/圖 劉桐
三輪汽車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商用汽車清潔車、環衛車、油渣車等專用車成為政府采購的主力產品;錦綸化纖系列產品形成年產10萬噸的產能,聚合紡絲、捻線織布、浸膠等工序滿負荷運行;盤扣式腳手架形成年產60萬噸的產能……
5月是收獲的季節,時風人用矢志不渝的拼搏奉獻精神,在時風集團成立29周年之際,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9年間,時風集團一直追求卓越,由原本單一生產三輪汽車的小廠一路高歌猛進,形成了制造商用汽車、大中小型拖拉機、錦綸工業布等多種產品的多元化產業集群,并走向高端“智慧智造”,鑄就新的時風品牌。
服務“三農”走在前
“時風時風,路路暢通”,一句熟悉的廣告語在人們的小康之路上響徹。
時風集團是一家致力于農業裝備生產的大企業。在三輪汽車市場尚存在較大缺口時,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成強搶抓機遇,帶領團隊大力發展輕卡汽車、拖拉機等主導產品。在2005年,時風集團成為聊城第一個實現營銷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目前,時風集團已與全國3500多家供配、經銷、建筑等企業合作,其中本地供配企業1000多家。
作為集團掌舵人,劉成強堅定“聚焦主業、適度多元”的經營思路,堅持高精度、高質量、高性價比產品升級思維,培植了商用汽車、三輪汽車、大中小型拖拉機、發動機等核心產業,因企制宜發展錦綸化纖、新型腳手架、高端鑄造機加工件等適度多元產業,使主導產業與適度多元產業互相協同發展。
“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貢獻了‘時風力量’。”劉成強深情地說。多年來,時風集團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截至目前,時風集團累計生產整車1800萬輛,使千家萬戶農村家庭走上了致富道路。
打造綠色智能制造新模式
奮斗路上的步履不停,成就了當下的時風。
如今,“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齊魯大地繪就了指向明確的“路線圖”,這“三個堅決”也成為時風人砥礪奮進的主攻方向——
時風集團規劃建設農用汽車產業園、農業裝備產業園、錦綸工業布產業園、熱電產業園、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和電動汽車產業園,累計引進1000臺機器人和3500臺數控鉆攻中心、數控加工中心、數控磨齒中心等高端智能設備。時風集團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時風制造”,先后對機加工、焊裝、涂裝等工藝進行改造,加快智能工廠、數字工廠建設,打造綠色智能制造新模式。
時風集團推出大中小全系列拖拉機產品,實現了農業裝備國Ⅲ的升級,目前正在向國Ⅳ升級。同時,研發了電動拖拉機、無人駕駛拖拉機等高端智能農業裝備產品。三輪汽車走環衛車、果園車、工程車、吸污車等專用化的路子,商用汽車也完成了國Ⅵ的升級。
新型腳手架產業是時風集團轉型發展的新亮點。時風集團充分利用現有高端智慧制造裝備,組建腳手架研發、生產及管理團隊,開發附著式電動腳手架,深受建設方及施工方的青睞。
創新驅動激發科技活力
“對于企業來講,不斷增強創新力,是走好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必由之路。”劉成強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綠色工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相繼落戶時風,讓在傳統領域耕耘多年的時風集團,煥發了新的活力。
“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提出‘十大創新’,給我們時風集團進一步做好高質量發展的大文章劃出了重點、明確了方向。”劉成強說,目前,時風集團正開展第16次“管理創新月”活動,活動主題是扎實落實“聚焦主業,適度多元,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臺”發展戰略,以“項目為王”全面提升管理創新能力,實現時風集團高質量發展。
開展“管理創新月”活動是創新經營體制機制、提高時風綜合競爭力和發展活力的需要,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需求。對于時風集團而言,三輪汽車、拖拉機和商用汽車三大主導產業仍是發展的核心產業。如何在現有市場的“大蛋糕”中搶到更多份額,需要每一位時風人參與到創新、提升活動中。
過去的一年,時風集團在產值、主營業務收入等主要指標上同比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產值同比增長11.5%,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7%。“時風集團將繼續立足高層次國際競爭需要,在科技創新投入上做文章,在提升重大項目建設的技術含量上做文章,闊步邁向更美好的發展未來。”劉成強說。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