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財經 >

              記者蹲點行動丨從“只會種”到“智慧種”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8-30 16:26:55
              A+A-

                ■本報記者 趙宗鋒

                8月27日上午,茌平區樂平鋪鎮小劉村,信發現代農業產業園高標準多功能大棚內,用腐殖土培植的一棵棵櫻桃樹,像陣列的士兵在接受檢閱。秋雨不時落下來,打在棚頂上,噼啪作響。

                都說櫻桃好吃樹難栽,不過在這里,櫻桃樹什么時候休眠,什么時候開花結果,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生長環境吧:大棚有窗戶,而且用的是斷橋鋁材質,既能通風除濕,又能保溫保墑;電子屏上實時展現二氧化碳、土壤濕度等六大環境指標;由智能放風機等組成的“中央空調”和補光燈等,形成了大棚內的溫控系統,確保作物健康成長、錯峰成熟。

                150米長、18米寬的“高智能”大棚內看不到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小劉村黨支部書記張玉兵說,目前一個工作人員能管理兩座大棚,等技術成熟了,一個人能管10座大棚。到時,小劉莊村村民將實現從“只會種田”到“智慧種田”的轉變。

                產業園內,像這樣的大棚,已經建成150座。張玉兵說,把“工業+互聯網”融入智慧農業,所帶來的產能高效率和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是驚人的。目前,信發現代農業產業園土地利用率達到93.3%。而信發工業生產鏈條上產生的余熱和二氧化碳,都會被收集起來,用于大棚內保溫和光合作用調節,通過變廢為寶,實現產業鏈條的延伸和資源的充分利用。

                事實上,信發現代農業產業園是信發集團打造三產聯動、雙園共創項目,真正實現零碳目標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區。

                總投資50億元的信發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瓜果蔬菜農業產業園、淡水鱸魚水產養殖區和科普中心;二期建設電商中心、科研中心、冷鏈物流園區、農副產品精細加工廠、研學拓展中心、農事體驗研學基地等配套設施;三期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建設現代農業,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區。

              【編輯:崔崴】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