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財經 >

              聊城種子的問天之旅 400粒聊城玉米種乘神舟十五號遨游太空

              來源:聊城晚報  2022-12-28 17:07:24
              A+A-
              分享

              ffa7138c-b622-44bb-af40-d3010f2c1b00.tif.jpg

                聊城市農科院現代育種技術創新中心引入并應用EMS化學誘變技術開展育種試驗。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夏旭光 本報通訊員 周坤

                北京時間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在空間站工作生活期間,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多次出艙活動,完成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組合體管理、空間科學與技術實(試)驗等各項任務。這次,在神舟十五號的“乘客”中,有聊城市農科院選育的400粒鮮食玉米種質材料,這些種質材料將在太空開展空間搭載實驗。

                “此次搭載的400粒鮮食玉米種質材料是同一品系,重約60克,是我們市農科院自育的優良高代品系,經過了南繁北育加代,遺傳背景和基因類型豐富。此次實驗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太空的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環境的綜合誘變作用,使搭載的種質材料產生基因變異,打破舊連鎖,實現新重組。”12月25日,市農科院現代育種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張桂閣說,“返回地面后,我們將通過性狀觀察結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選育高產、風味好、抗病的鮮食甜玉米優良種質。”

                隨神舟飛船開展空間搭載實驗,這在市農科院60多年育種歷史上是第一次,也是該院加強現代生物育種研究、從育種2.0時代向育種4.0時代轉變的一個縮影。

                市農科院始建于1959年,育種研究一直是該院的優勢和強項。該院曾培育出“聊玉”“聊麥”“聊棉”系列20個國審、省審品種。其中,國審品種“聊玉18號”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5500多萬畝,增創社會經濟效益49.36億元。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原有的“一把尺子一桿秤,用牙咬用眼瞪”的傳統育種手段已遠遠落后于當前世界種業“常規育種+現代生物技術育種+信息化育種”發展趨勢。

                近年來,市農科院選育突破性作物新品種,先后確定食藥用菌(種質)、現代育種、油料等8個重點建設學科。組建了現代育種技術創新中心、食用菌種質技術創新中心、生物工程中心等研究機構,建設了聊城市農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分子育種技術重點實驗室、聊城市食用菌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等。

                近年來,市農科院實施科研項目49項,其中涉及品種選育22項。2019年以來先后通過雜交選育、輻射誘變、單倍體等現代生物技術,選育出玉米優良自交系材料290個,花生優良新品系9個,小麥優良新品系32個,棉花新品系5個,其中1個棉花新品種通過省審,1個玉米新品系進入省生產試驗,1個小麥新品系進入省生產試驗,2個鮮食玉米雜交種正在參加品種審定自主試驗,4個玉米雜交種、3個小麥新品系正在參加省新品種區域試驗。通過空間搭載實驗,將進一步提升作物品種選育效率,加快種質創新,助力端穩“中國飯碗”。

                如何確保中國碗裝中國糧?科技引領是核心,種業自立自強是關鍵。我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是種子需求大國。拓寬育種途徑,創新種質資源,從茫茫太空中汲取營養能量,用科技的力量不斷強大種業,是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智慧之選。

                據了解,空間搭載試驗以及航天育種與常規育種相比具有突變多、變異大、穩定快的特點,是培育高產、質優、早熟、抗病農作物新品種、新種質資源的新途徑,對于我們攥緊“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意義重大。

                “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市農科院黨組書記、理事長王紹軍表示,市農科院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現代生物育種研究,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勇當聊城種業創新“排頭兵”,在更多領域實現技術上的新突破,為聊城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