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英東
“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雙減”政策的出臺,使學生回歸校園、回歸課堂,也讓教育返璞歸真、重煥生機。
近日,記者走進我市多所學校,對我市“雙減”大背景下的校園進行了觀察與了解,現場直擊校園內的減負提質行動。
作業少了,歡樂多了
“足球是球形的!”“磚頭是長方體!”“陀螺是圓錐體!”……2021年12月27日,東昌府區花園路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回答著老師提出的問題。
這是一年級數學老師史敬云為孩子們設計的特色作業。減輕課業負擔是“雙減”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但如何做到減負提質是擺在學校面前的一道難題。
“我們正在科學全面地設計作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豐富作業形式,讓學生快樂學習。”花園路小學副校長許穎說,學校在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同時,也將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等,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特色作業,讓孩子們的“煩惱”少了,快樂多了。“我們實施融合教學,努力實現全課程育人的理念,降低學習難度和焦慮程度,為孩子的身心健康、幸福成長保駕護航。”許穎說。
校園科創節,是花園路小學的一項特色活動。2021年11月,學校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校園科創節?;鸹ǔ?、空中接電、時光隧道、溫差發電……孩子們用一項項科技小發明,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聚焦課堂,提質增效
“韓老師的課構思精巧、節奏流暢,對學情的把握很準確。”2021年12月28日,度假區實驗中學的教研活動室里,高唐縣趙寨子鎮中學校長康洪民對剛剛聽過的一堂物理課進行了點評。
這是聊城市初中教學圍觀活動中的一個場景。2021年秋季學期以來,我市中小學組織了多次教學圍觀活動,在每個縣(市、區)選出一所學校,供其他學校的校長、教師圍觀學習。
教育的主陣地是學校,而教育的主戰場在課堂。“‘雙減’大背景下,學校面臨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基礎上,不降低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學校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提高課堂效率與質量上。”度假區實驗中學校長楊興亮說。
作為一所剛剛成立兩年的新學校,度假區實驗中學的教師大多是青年教師,在課堂準備上稍顯不足。“為此,我們實行‘博采集備’模式,先由教師獨立自主備課,再讓備課老師分享個人思路,同組其他老師各抒己見,最后各位老師博采眾長,結合自身實際調整教學思路。”楊興亮介紹說。
這種“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集備模式,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我們物理組4名老師一起討論教學思路,互相聽課、議課,彼此都收獲頗豐。”度假區實驗中學初三物理老師張進珂說。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