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崔崴 視頻/郝川 崔崴 馬新濤
3月2日上午,聊城三中教學樓二樓的一間教室里,樂聲陣陣,歌聲朗朗,黑板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聊城也是我的家”。
這是聊城三中青海班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的一幕。“‘聊城也是我的家’是我們這次班會的主題。”祁祺是青海班的班長,也是這次班會的組織者。她激動地說:“我們從青海來到聊城,這里的老師和同學把我們當親人、當朋友。我們得到了思想上的關心、生活上的照顧和學習上的幫助。我們在聊城學習生活,感覺就像在家一樣溫暖。”
聊城三中校長助理劉習鋒介紹,聊城和青海剛察兩地之間的學生交流是聊城援青工作的形式之一。在聊城市對口支援剛察援青干部管理組和市教育體育局協調組織下,聊城三中積極配合,自2015年開始,先后接收了8屆、320人次青海學生在學校學習。
“為照顧安排好這些來自遠方的同學,學校專門研究,選配了最優秀的教師,制定了科學的教學方案。”青海班班主任梁國穎說,我們在教學上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為每位學生設置授課進度,目的就是不讓任何一位學生掉隊。
記者了解到,聊城三中還為青海班師生提供了校內最好的住宿、用餐、學習、醫療條件。宿舍安裝了空調,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為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生活習慣,學校食堂專門設置了青海班師生打飯窗口。在生活上,學校每月為青海班學生發放餐卡補助480元,現金補助60元。另外,學校積極聯系醫保部門為青海班學生辦理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
“這次返校,我們從西寧坐了40多個小時的火車,陰歷正月十五深夜才到達濟南火車站,沒想到老師們早已在車站等候了,我感動得抱著老師就哭了。”來自青海省剛察縣的學生李世豪看上去還有點“醉氧”,但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他大聲說:“我愛青海湖,也愛東昌湖。我的籍貫是剛察,但聊城也是我的家!”
“海北與聊城,海拔落差3000多米,遙遙相距1500多公里。兩地的孩子能夠一同學習、生活,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充分體現了魯青教育一家親,聊城剛察共奮進的兄弟之情。”聊城市對口支援剛察援青干部管理組成員、剛察縣教育局副局長朱晨冉表示,“我們將繼續做好‘組團式’教育援青工作,在人才支教、職業教育、高校共建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落實好關心關愛措施,做細做實服務工作,推動海北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更大貢獻。”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