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宏磊 蔣希偉
“第一小組,采訪開發區方艙醫院執勤干警;第二小組采訪市公安局流調追陽小組;第三小組采訪東昌府區公安分局小區管理小組。準備好了嗎?”
“準備完畢,可以出發!”
11月29日上午9時30分,隨著一聲令下,身穿防護服、全副武裝的融媒采訪分隊采訪車魚貫駛出聊城日報社,分赴一線采訪。
連日來,報社的記者們不畏風險、深入一線,將戰疫現場最新的消息、最感人的瞬間、最鼓舞士氣的故事,從筆尖傳遞到廣大市民面前,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聞人的責任和擔當。
疫情發生以來,聊城日報社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牢牢扛起主流媒體的職責使命,作為輿論場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一直在傳遞感人故事、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充分發揮了主流媒體在輿論中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
火線集結,奏響抗疫“最強音”
“請值班同志自帶被褥、洗漱用品盡快到崗……”11月24日一早,聊城日報社工作群里發出了這樣一則通知。
不到半小時的時間,42名員工克服重重困難,迅速到崗就位。采訪、編輯、校對、審核、印刷、發行……所有人員各司其職、盡銳出戰,每一個環節高效運行,確保了黨報宣傳陣地的正常運轉。
“已到達方艙采訪點!”“萬斤愛心大白菜送到業主家已采訪完。”“正在拍攝居家防疫視頻。”……報社采編聯動微信群里,前線傳來的一條條實時信息,牽動著所有人的心。記者們第一時間奔赴抗疫第一線,深入社區、村鎮、商超、核酸采樣點、高速路口等地,現場采訪各項防疫措施落實情況以及一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的一線抗疫故事。一張張感人的圖片、一條條溫情的視頻、一篇篇動人的稿件,從前方源源不斷地傳來。
“我們要站上第一線,走到群眾中,用人民立場、百姓視角采寫鮮活新聞,推出有溫度、暖人心、鼓士氣的融媒宣傳產品,為助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黨媒力量。”11月28日下午的編前會上,聊城日報社社長苗運周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再部署。聊城日報社各部室在社務會統一指揮下,分工合作,組團作戰,綜合運用報網微端屏號各平臺,統籌開展防疫、經濟、民生宣傳報道,形成了新聞輿論宣傳的強大合力。
“強化移動優先,做好各新媒體宣傳創意策劃,加大新媒體作品的推送力度,提升全媒體綜合傳播力,發揮好輿論引導作用。”聊城日報社副總編輯張東方堅持每天召開采編策劃會、編前會,協調采編工作有序高效運轉。
疫情防控的權威信息發布,是穩定人心的“壓艙石”。“2022年11月30日0時至23時,聊城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9例”“聊城市調整高風險區、低風險區,現將相關事宜公告如下……”連日來,報社新媒體編輯啟動24小時值班模式,確保第一時間轉發全市疫情防控權威消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11月23日起,《聊城日報》精心組織策劃,連續推出《堅持以快制快,采取更為堅決果斷措施》《增強歷史主動 發揚斗爭精神》《切實做到“四早” 更快切斷傳播鏈條》等5篇評論員文章,從五個不同的層面和角度,發出了權威主流強音。各媒體平臺進行二次加工,在聊城日報客戶端、視頻號及時推送,對穩定社會輿論起到積極引導作用,迅速將全市上下的思想統一到疫情防控大局上來,充分發揮了黨報評論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斗志的作用,在眾聲喧嘩中“一錘定音”!
《最美“格”斗士 沖鋒在“疫”線》《防疫泡泡,非常時期的“守”與“拼”》…… 一篇篇報道似一股暖流,給人以砥礪前行的力量,把戰勝疫情的信心傳遍了水城大地。聊城日報社堅持把鏡頭、聲音、筆觸對準疫情防控主戰場,傳播聊城戰疫最強音,及時推送一線戰疫工作特色亮點、經驗做法和典型事跡,與廣大群眾戰勝疫情的渴盼“有效連接”,凝聚起抗疫的強大精神力量!
《聊城日報》3版連續推出“直通疫情防控一線”整版,開設“一線探訪”“暖心故事”“記者見聞”3個欄目,創作了一篇篇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好作品;組織“防疫不掉鏈 保供不斷檔”等攝影專版,用圖片直觀展示各農貿市場、食品類批發市場等重點保供企業和供熱公司、供電公司、水務集團等供保單位“戰疫情、保供應”的生產場景;充分發揮美編設計力量優勢,精心設計了一組抗疫公益廣告,《聊城日報》《聊城晚報》每天各一個版刊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凝聚起八方抗疫力量……聊城日報社利用多種不同的形式,營造出疫情防控的濃厚輿論氛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聊城日報社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引導作用,以權威報道穩定人心,以典型力量激勵士氣,以科普知識服務群眾,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攻堅戰提供堅強輿論支持!
融媒發力,講好抗疫“好故事”
11月27日,聊城日報抖音號推出《聊城東昌麗都小區一名孕婦胎動異常,社區人員緊急幫忙送醫》的短視頻作品,當天就上了 “本地熱榜”,瀏覽量達到了 72.5萬 。
像這樣的爆款作品還有很多,《大白無所不能》《山東聊城:一線抗疫人員用笑臉畫線,引導村民有序排隊》《核酸檢測“五不要”“一需要”》等新媒體作品,瀏覽量都達到了幾十萬。一件件高質量的新聞產品,以全媒體的形式傳播開來,似一股暖流給人以砥礪前行的力量。聊城日報社堅持全媒體發力,真正把聊城干群同心抗疫的故事講出“全媒體影響”。
深度融合,是聊城日報社新聞宣傳工作守正創新的重要內容,在此次抗疫報道中體現得更加充分。連日來,記者人員在一線采訪,編輯人員嚴陣以待,隨時將接收到的采訪內容進行編輯加工,第一時間通過手機客戶端、視頻號、抖音號、微信微博、新聞網、日報、晚報各平臺進行全媒體傳播。聊城日報社“掌中聊城”客戶端、聊城日報視頻號、聊城頭條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科學制定了分時段推送計劃,探索24小時在線發布機制,充分展現了信息發布即時性、容量無限性的優勢,在本輪疫情防控工作中大顯身手。
11月29日晚,聊城日報社精心制作的短視頻《向上》,一經推出瞬間在朋友圈“刷屏”,點擊量迅速過萬。這個以少年之名向奔波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的視頻,由報社記者閆振拍攝制作,配音的則是他的兒子閆哲涵。聊城日報社各種題材的新媒體作品層出不窮,表現手段也越來越多元化。11月24日至29日,聊城日報社新媒體平臺共發布疫情防控相關稿件、視頻、H5、動漫、長圖等新媒體作品320余件。
“群里的朋友們,麻煩問一下,誰家有打印機?孩子上網課需要打印一些學習資料。”“我家里有,打印好放門外。”11月28日,聊城晚報整版刊登“聊城好鄰居”專欄,挖掘鄰居們互通有無、互幫互助的好故事,通過一個個平凡的生活小碎片,分享非常時期的凡人微光,傳遞著特殊時期聊城這座城市的愛與溫暖。
《輪椅上的“暖心禮物”》,講的是群眾在輪椅上擺放牛奶和礦泉水,表達對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理解和關心;《閉環管理打開生命綠色通道 63歲老人血液透析“不斷檔”》,寫的則是社區工作者如何幫助特殊患者就醫……這樣的故事,報社的記者們挖掘了很多很多。聊城日報社堅持帶著感情講好聊城“抗疫故事”,通過“實地探訪”系列報道,直擊全市抗疫現場,既以廣角鏡頭大處著眼,又以特寫鏡頭小處落筆,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凡人善舉點贊,在寒冬里感動著這座城市。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這次疫情防控的宣傳報道,是對媒體融合的一次集中“檢驗”。聊城日報社堅持全媒體報道、全平臺聯動、全天候發布,發揮融合傳播力量,在大戰中推進媒體融合,在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握指成拳,畫出最大“同心圓”
11月29日,深夜。
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六七個肉餡餛飩,散發著撲鼻的香味……這樣一頓簡簡單單的夜宵,在這個寒徹骨髓的冬夜,瞬間溫暖了大家的身心,鼓舞了大家的士氣。
“今晚開始,我們的食堂提供免費夜宵。”當記者、編輯奮戰在抗疫一線時,辦公室、餐廳的工作人員,則成為默默站在他們身后的堅強后盾。報社餐廳積極聯系協調周邊各個菜市場,凌晨三點到市場采購蔬菜,讓大家吃上了可口的飯菜。在條件受限的情況下,盡量讓大家吃得可口、吃得有營養。
在前方,記者深入抗疫一線,通過文、圖、視頻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現場采訪,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深入報道全市上下同心戰疫的成果,挖掘一線典型人物和事例,傳遞信心,鼓舞士氣。
在后方,編輯日夜堅守,及時發布權威消息,精心設計報紙版面,認真制作短視頻、海報等新媒體產品,將強有力的聊城抗疫聲音傳遞給受眾,營造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輿論氛圍。
辦公室認真做好后勤保障,聯系有關部門,保證了全體值班人員核酸檢測一天一檢。想辦法外出采購,買來牙刷、毛巾、洗發水和拖鞋等日用品。為了解決40多人的住宿問題,購買被褥、床墊,充分利用值班室床位、辦公室沙發等,解除了大家的后顧之憂。
握指成拳,合力致遠。前方后方緊密配合,采編各環節高效聯動,保證了新聞宣傳工作的時度效。報社總編室及時傳達市委宣傳部、市防疫指揮部各方指令,科學安排版面出版計劃,及時協調采編各環節。通聯部通過各種方式聯絡、收集通訊員、社會人士的抗疫稿件、圖片、視頻。印刷廠科學調整工作時段,高效完成傳版、制版、印刷、第一讀者校對、分發等各環節工作。財務中心及時開具訂報發票,發行中心專人值守發行熱線,保證發行渠道暢通無阻。
抗擊疫情,人人都是戰士,處處都是戰場。聊城日報社居家辦公的同志,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有的主動協助社區做好核酸采樣、物資運送等工作;有的深入商超、藥店等重點部門采訪報道,有的協助做好門禁管理、秩序維護、核酸采樣、信息登記等工作……一個個黨媒工作者的身影,活躍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溫暖著這個特殊的冬天。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和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聊報人堅持守正創新、團結協作,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建設一流新型主流媒體的目標篤定前行!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