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桐 王保文
新年伊始,在高唐縣三十里鋪鎮河崖孫莊村的大街小巷,孫大石先生的一幅幅經典山水名作在雪白的墻壁上再現,讓這座河畔小村顯得格外清新典雅,徜徉其中,隨時隨地都能與“藝術”撞個滿懷。
“在河崖孫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幫扶下,俺吃上了‘手藝飯’,不僅學會了麥稈畫和葫蘆燙畫等非遺民俗手藝,還能日掙上百元,每天都過得有滋有味。”1月1日,在河崖孫莊村紅色文化廣場,55歲的農民曲廣芹深有感觸地說,“幸福生活莫過如此!”
近年來,三十里鋪鎮政府因勢利導,引領河崖孫莊村黨支部積極創新鄉村振興工作思路,主打“文化興村”戰略。在黨支部帶動下,河崖孫莊村借助書畫名人效應和傳統文化優勢,著力打造以紅色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產業,并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契機,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切入點,整合文化、人才等多方資源,大力開展“手藝新農村”非遺公益培訓,傳承創新民俗文化、民間技藝,積極探索文化惠民和富民強村新路徑。
“我們村將聯合民間文藝家協會,分批次組織開展民間手工藝培訓活動,進一步激發民間手工藝人的創作潛能,豐富創作題材,拓展文藝作品的應用空間,從而帶動相關文化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河崖孫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廷剛說。
為將民間文化藝術產業做大做強,河崖孫莊村以禪石書畫院和文藝產業為載體,匯集麥稈畫、剪紙、根雕、葫蘆燙畫等十余種民俗工藝,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實行“合作社+民間藝術家協會+公司+農戶” 的發展思路,形成種植、加工、銷售、文創“一條龍”產業鏈。目前,已培養40余名困難群眾成為特色產業工人,并通過“村集體+民間藝術家協會+經銷公司”的發展模式,促使集體收入年增20余萬元,民俗文化產品遠銷四方。
如今,行走在河崖孫莊村,文化墻繪隨處可見,濃濃的文化氣息充盈著每個角落。“以文化引領鄉村振興,不僅提升了鄉村‘顏值’,更給全鎮農文旅結合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我們將繼續挖掘、豐富文化內涵,努力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力,通過打造 ‘手藝新農村’,讓更多群眾吃上‘手藝飯’,實現鄉村振興的同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三十里鋪鎮黨委書記金超表示。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