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濤國畫作品《空城計》
■ 本報記者 呂曉磊
徐雪濤,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臨清市美協副主席,多年來苦心探索戲劇人物畫,作品在全國書畫大賽中屢屢獲獎。舞筆戲墨二十余載,徐雪濤還將國畫藝術與戲曲文化有機結合,并全力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讓更多的青少年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1月6日,記者走進徐雪濤的“韜光園”,聽他講述他的戲畫人生。
丹青里觀生旦凈丑
出生于1956年的徐雪濤,看上去比同齡人年輕很多,他說這得益于自己多年的唱念做打。
曾在臨清市京劇團工作的徐雪濤,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門第五代傳人譚元壽先生的弟子。
“唱了幾十年的戲,舞臺上的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刻在骨子里了,割舍不下。”徐雪濤說,調離京劇團之后,因為難舍內心的梨園情結,憑借小時候對畫畫的喜愛,他開始嘗試戲畫創作,把舞臺上的一招一式呈現于宣紙之上。
或許和他本身是梨園中人有關,徐雪濤的作品線條簡潔而生動,筆下的戲劇人物神情靈動而鮮活。關羽的神勇,鐘馗的正氣,蘇三的哀婉,曹操的暴戾,千人千面;寇準背靴,朱耷賣畫,貴妃醉酒,紅娘傳書,百戲百象,讓人仿佛置身劇場,聽到了舞臺上鏗鏘的鑼鼓聲和高亢的唱腔。
令人驚喜的是,徐雪濤還以戲入畫,以畫品戲,為每幅戲畫配上了打油詩,比如,在創作《空城計》戲文圖中所題:蜀相諸葛,城空計不空;魏督司馬,兵強智不強?!稉艄牧R曹》中題:怒發直沖冠,壯氣橫三秋,雙槌變利劍,先斷貪官頭。
“中國的戲曲自古就承擔著‘忠孝仁義’的教化責任,比如藺相如的忠,水泊梁山的義,尤其是在沒有電視的時候,戲曲對于觀者的立身處世都有明顯的陶冶作用。”徐雪濤說,自己把繪畫、京劇、書法以及詩詞融于一體,是想通過作畫來表達一種思想,“不可以戲畫戲,必須要以二度創作的態度,以國畫元素為載體,用筆墨語言道出畫家想要表達的心聲。”
扇子里說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戲曲文化,傳承是重要的一環。
“京劇是我們的國粹,之前我們排戲,因為看的人多,一出戲能連續演出一個月,而現在,京劇越來越小眾化。京劇、國畫、書法……這些都是傳統藝術文化,必須要一代一代傳下去的,”這些年,徐雪濤一直在嘗試用一種年輕人更熟悉和更能接受的方式傳遞傳統藝術之美。
在臨清,他進書店、進校園,致力于傳授京劇表演和傳統文化。
有時候去一些地方辦畫展,徐雪濤也會提“條件”——去學校給學生們講節課,講講傳統藝術。
徐雪濤還有一個身份——北京扇子藝術協會副秘書長,“扇子在我國有非常古老的歷史,是曲藝、戲曲、舞蹈等演出的道具,更是傳統藝術一個很好的載體。”
2019年6月,徐雪濤隨北京扇子藝術協會赴北京外國語學院講授扇子文化與京劇藝術。課堂上,從《貴妃醉酒》中楊玉環的扇子,《西廂記》中紅娘的扇子,到《失空斬》中諸葛亮的扇子,再到相聲演員手中的扇子,借著一把扇子,他把傳統藝術帶進校園,讓年輕人越來越喜歡中國傳統文化。
鄉情里見諄諄教導
曾創作動畫短片《三個和尚》中經典人物形象的著名畫家韓羽,是聊城人,也愛畫戲畫。徐雪濤的戲畫也曾得到過韓羽的指點。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結識了韓羽先生,曾多次去韓羽先生處拜訪求教,更有幸得到了韓羽先生的指點。第一次見面時,老先生一口濃重的家鄉話,‘臨清的,好,坐下聊兩句’讓人很親切。”提起韓羽,徐雪濤難掩激動。
徐雪濤說,后來他又多次拜訪過韓羽,也在一些活動中有過交流,每次韓羽都會給自己很多指導。
“太像為媚俗,不像為欺世”,這是韓羽對徐雪濤的教導,“韓羽先生經常說他自己‘畫戲不像戲’是因為自己沒有唱過戲,只能用繪畫的語言去創作,但我曾經是個京劇演員,畫出來就要‘像戲’,而戲畫又講究守樸、守拙,太像了又會媚俗。”如何把握像與不像的分寸,怎樣才能不媚俗且不欺世,徐雪濤說,他一直在摸索著。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