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文旅 >

              兩河之約·聊城手造丨90后“守藝人”付心喜——讓傳統面塑煥發別樣光彩

              來源:聊城晚報  2022-11-04 13:37:01
              A+A-
              分享

              文/圖 本報記者 王魯斌

              面塑,俗稱“捏面人”,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等為原料制成熟面團后,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捏塑成花、鳥、魚、蟲、景物、器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面塑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面塑藝術在聊城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冠縣郎莊面塑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近年來,聊城文化事業欣欣向榮,使得面塑這一民間傳統藝術在水城大地上不斷發展。

              90后付心喜是聊城高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屠面塑的傳承人,他把人物造型設計融入面塑創作中,并加入新型材料和全新的表現手法,突破了面塑的傳統框架,使得傳統面塑煥發別樣光彩。

              fuxi-1.jpg

              付心喜正在制作面塑

              10月31日,記者在付心喜的陪同下來到開發區廣平鄉吳家所村,這里是他的老家,也是他平常制作面塑的地方。記者看到,熱愛生活的付心喜在自家院子里挖了魚池,還養起了鴨鵝,種上了蔬菜。按照客戶訂單的要求,付心喜準備捏制一個鐘馗面塑。走進付心喜的工作室,彪悍兇猛的天王像、憨態可掬的彌勒、英姿挺拔的關公……一組組面塑作品刻畫細膩、形態逼真,一個個精美人物面塑栩栩如生,工作室儼然成了面塑的世界。

              說起如何和面塑藝術結緣,付心喜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對面粉這種材質感興趣。逢節過年,付心喜的奶奶便制作花糕,花糕上的小刺猬、盤龍造型深深吸引著他,那時的付心喜就試著用面捏制各種造型。隨著時間推移,他慢慢地對面塑這種技藝產生了濃厚興趣。付心喜制作的面塑和郎莊面塑略有不同,郎莊面塑是在捏制好的面塑上進行著色,用色比較豪放大膽,基本是紅、綠、黃、藍等顏色,而他制作的張屠面塑則是將染色后的面泥進行拼接,制作的面塑作品更加立體、精致、美觀。

              付心喜告訴記者,一開始學習制作面塑的時候家里是反對的,因為制作面塑不僅賺不到錢,還會浪費很多面粉,但對面塑技藝的喜愛還是讓付心喜堅持了下來。

              guangong-1.jpg

              付心喜制作的關公面塑

              制作面塑需要揉、搓、捏、挑、撥、按、壓等步驟,付心喜捏制的鐘馗人物頭部已具雛形,但要做到形神兼備并非易事。至今仍流傳著“文的胸,武的肚,要想笑,嘴角翹”等,以形容面塑藝術的精準美。對于人物表情的刻畫是制作人物面塑的難點,卻也是作品的精彩之處。付心喜手中的面塑刀上下翻飛,他掌握著面泥變化的規律。付心喜懂得面塑的稟性,面泥在他的手中變得聽話,簡單的工具、靈巧的雙手,揉搓修剃,鐘馗的身形體態躍然眼前。

              經過四個小時的捏制,為客戶制作完成了鐘馗面塑,付心喜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中,仔細觀察。在付心喜心中,作品不能有一點瑕疵,他還精心研制了制作面塑的面泥材料,這種材料全部由面粉制作,安全無毒,也是他目前的創收來源。付心喜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將制作一批聊城名人的人物面塑,更好地對外宣傳聊城,同時把面塑技藝帶到學校里,讓孩子們從小就愛上面塑這項傳統技藝。

              面塑承載著文化、記錄著生活,付心喜的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匠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他最大的愿望便是捏出包羅萬象的作品。十余年如一日地堅守,匠心微小卻有力,似星火可燎原。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