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文旅 >

              聊城上新丨用炫酷展覽講好聊城運河故事——改造提升后的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預計春節期間開館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1-06 10:56:50
              A+A-
              分享

                編者按 剛剛結束的市兩會上,對2022年全市重大民生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新校區建設、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改造提升等10個項目建設情況測評結果均為滿意。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隨著這10個項目的相繼竣工,2023年,又有一批和市民“娛、行、住、游、醫”等息息相關的新景觀、新樞紐、新校園、新大樓即將投用。新年伊始,本報記者走進部分折射城市發展速度與溫度的新項目,用鏡頭為您“劇透”我市的新變化、聊城人將迎來的新生活。今日打卡——聊城市高鐵新區基礎教育配套項目和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改造提升項目。

              zhanting.jpg

              設計時尚炫酷的展廳

                文/圖 本報記者 馬永偉

                “改造提升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預計春節期間開館,屆時西門將是主入口,北門是出口。”1月4日,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趙錚介紹說。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東依大運河、西鄰東昌湖,于2009年正式開放,是國內第一座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從西門步入館內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館內單體最大展品——元代“漕船”。“漕船”后面是一面巨大的展示墻,墻上鑲嵌有“大運風華”四個大字。

              微信圖片_20230108163852.jpg

                據了解,這艘元代“漕船”于2002年出土于會通河聊城城區閘口北50米處,殘船長17.5米,寬約4米,為元代官府督造的典型漕船。目前陳列的漕船是專家們根據史料記載的航船規模和發掘殘船的形狀進行復原的。

                “漕船將借助于背后的展示墻,運用時尚、高科技的光影技術,實現裸眼3D效果,讓游客能身臨其境地感受舟車輻輳、商賈云集的運河風華。”趙錚解釋道。

                記者了解到,用時尚炫酷的展覽手段講述運河文化和運河故事,是這次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改造提升后的重大變化。

              微信圖片_20230108163906.jpg

                在三樓的運河歷史變遷展廳,一組栩栩如生的雕刻模擬和還原了700多年前會通河開鑿時的場景。其后的大屏解說詞中這樣寫道——

                元朝定都大都后,為縮短南糧北運的距離,解決水陸更替的繁復,忽必烈決定重整漕渠,將隋唐運河截彎取直……公元1289年,忽必烈采納壽張縣尹韓仲輝建議,派遣漕運副使馬之貞,與太史院令史邊源,勘察山東地形……征調民夫3萬,接濟州河向北開挖運河,經壽張、聊城西北至臨清入衛河,其長265里,結合聊城南高北低的地形地勢與水量不足的河道狀況,建閘十一座,節水通漕……歷時半年,工程完竣,元世祖親自賜名會通河。

                “京杭大運河聊城段是古代會通河的一部分,通過實景模擬和紀錄片的形式,把會通河開鑿的背景、經過和意義介紹得一清二楚,簡潔明了、直觀生動。”趙錚說。

              pomiantu.jpg

              展廳內的“京杭運河縱剖面圖”

                水工科技展廳內,一幅長十余米、高約兩米的“京杭運河縱剖面圖”同樣引人矚目。圖上繪制的是京杭運河從南至北,江南運河、淮揚運河直至通惠河各河段的高程,最高處位于南旺鎮,高程約40米;最低處在淮揚運河段,低于水平面約十米。剖面圖前面的京杭運河流經區域真實場景模擬,同樣運用了富含高科技元素和時尚色彩的光影技術。隨著背景音樂的渲染和創新性電子沙盤技術的加持,大運河如一幅流動的畫卷徐徐展開,運河兩岸的萬千繁華如真似幻,令人心旌搖曳。

                四樓的沉浸影廳,則運用了沉浸式全息影像技術,搭建環繞式投影系統,打造出一個立體的虛擬場景,將綿延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及兩岸的風貌、風采、風華和人文活靈活現地予以呈現,美輪美奐、如夢似幻。

                據介紹,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于2022年2月開始提升改造,主要提升基本陳列、配套設施、安全改造等,項目總投資5500萬元,目前施工總進度已完成95%,將于春節前后重新開館,屆時將帶給廣大市民全新、震撼的視覺體驗和視覺盛宴。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