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理論時評 >

              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落實“三提三敢”、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系列評論③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7-19 18:37:49
              A+A-
              分享

                ■ 朱海波

                今年兩會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他希望各級干部多到一線去,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向人民群眾學習,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由此來看,走出去不光是“雙招雙引”的高招,也是調查研究的高招,坐在辦公室里看材料是不行的,非得走出辦公室,到真正的第一現場,和群眾坐同一條板凳,大家才愿意說掏心窩子的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正式場合、當著很多人的面講出來的,而是要同他們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才能聽得到。”這就是說,不光人要走出去,心也要沉下去。

                走出去,要解決一個往哪里走的問題,當然是往矛盾多、困難多、群眾意見大的地方走,調查研究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凈走些安排好的“經典路線”、看些設計好的“盆景”,這樣的調研不但不能發現和解決問題,還助長形式主義,為群眾所深惡痛絕。真調研就要不怕接觸真問題,只有多接幾次“燙手的山芋”、多做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才能練出本事來,光看材料就作決策,豈不成了紙上談兵?調研時也不要怕聽群眾的怪話、牢騷話,有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群眾有意見是正常的,他們向我們發泄,說明了對我們的信任,群眾閉口不言,恰恰說明了他們的失望。只要把問題解決了,群眾的怪話就會成為甜言,失望之情就會變成喜悅之色,當然,如果解決不了問題,群眾的怪話還會聽到。

                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在福建政和縣任縣委書記的前兩個月中,跑了1萬多公里,全身心投入到調研中。他有句話,“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此話令人深思并應讓更多人效仿。因為,現場看、當面聽、直接問和“七嘴八舌”的討論遠比聽匯報來得真實,沉到一線、走到群眾中獲取的信息遠比看材料來得鮮活,手上沾土、腳下沾泥得到的經驗遠比在辦公室里冥思苦想的辦法更管用。

              編輯:顧楊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