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海波
近日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完善支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項項惠企利民政策接連出臺,為各類企業送來“及時雨”。
政策紅利是普惠性的,對企業來說,送到手的紅利“看得見、吃不著”,不僅是一種資源浪費,更影響企業發展。在惠企政策落實方面,我市目前仍然存在政策制定適用性不強,惠企政策推送不精準、解讀不到位,企業找不到、看不懂、不會用,部分政策申報手續煩瑣、流程復雜、便利度不高等問題,讓一些惠企政策懸在空中,企業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讓“及時雨”精準快速滴灌企業,變政策優勢為發展優勢,就要對準“不快”“不落地”的堵點下刀子、動手術,出實招、放大招,聚焦直達快享,優化政策環境。
從源頭上說,各級各部門出臺的惠企政策要務實管用,而不是大而化之,要持續開展“惠企政策供給側改革”,不斷推出真貨色,而不是花架子。從過程上看,要圍繞政策運行全周期建立政策制定、評估、兌現、優化完整閉環,讓惠企好政策變成企業發展好幫手。同時,要特別強化政策解讀和宣講,讓好政策廣而告之、廣泛受用、廣出效果,而不能“養在深閨人未識”。近兩年,市行政審批部門開展的“云聊政務”直播,講政策、講路徑、聽意見,效果很好,值得推廣。
從企業角度而言,大多企業面臨對政策了解碎片化、優惠政策知曉率低等問題,一旦用到哪方面的政策,也是臨時抱佛腳。我們要依托一體化“政策通”服務平臺,做好政策梳理、系統對接、場景拓展等工作,確保政策文件“應上盡上”、全部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對那些市場無感、利用率低、前置條件復雜的政策及時調整完善,讓廣大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及時知曉并享受政策,確保政策享受“零延誤”“零折扣”,以快制勝,以效率換效益。
惠企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地,各類惠企政策是企業的“小棉襖”,一定要用足用好。對市里出臺政策的落實情況,要進行綜合評估,看哪些是管用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哪些是意義不大的,始終讓惠企政策生機勃勃。今后各級出臺惠企政策都要以“免申即享”為目標,每年滾動推出一批清單,逐步實現全覆蓋,要切實抓好貫徹落實,打通政策兌現“最后一公里”。
促進市場主體“活之又活”,推動行政審批“簡而再簡”,優化扶持政策“實而更實”,實現服務企業“好上加好”,讓企業更快更便捷地享受到“真金白銀”政策紅利,就能以“優無止境”的政策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把聊城打造成為培植優質企業、孕育優秀企業家的“良田沃土”。
2023-09-04 09:50:41
2023-09-04 09:16:41
2023-09-02 22:37:42
2023-08-30 17:20:00
2023-08-01 14:55:58
2023-07-13 16:32:1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