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強信心 穩經濟 促發展 > 最新報道 >
本報訊 (記者 劉敏) “廠里有近百名工人,今天車間共屠宰肉雞4萬多只。”5月19日,看著墻上的屠宰操作工藝流程圖,莘縣徐莊鎮一家禽屠宰廠負責人賈新感慨,如今的營商環境對企業多了一份包容,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有溫度也有尺度。
原來,前段時間,工人清洗車間時,將屠宰操作工藝流程圖從墻上摘了下來,之后沒再掛回去。“生產車間,沒按規定懸掛屠宰操作工藝流程圖,屬于違法行為。”莘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副中隊長徐剛發現問題后,要求企業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這種情況,按規定要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徐剛介紹,因屬于首次發生,企業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嚴重后果,最后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
行政處罰的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為處罰而處罰。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徐剛說。
“對工人的監督不到位,我們有疏忽的地方。不予行政處罰,給了企業一次糾錯的機會。”這件事情,也讓賈新增強了守法合規意識。
“市農業農村領域內的不罰事項達72項,涉及種子、飼料、獸藥、農藥、農機、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多個領域。不罰涉案金額比較高的,在5000元至5萬元之間。”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杜燕華表示,免掉的這筆錢,對很多小微企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為了給企業留足發展空間,我市積極探索創新包容審慎監管,連續3年探索建立輕微違法不罰輕罰清單制度。2020年4月,我市在全省范圍內首個公布84項首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隨后,又持續向其他監管領域延伸,動態調整清單目錄。聊城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商光勝介紹,去年,全市將“不罰輕罰”清單已經升級到3.0版,執法領域從2021年29個領域439項擴展到41個行政執法領域785項,達到全省領域最廣、項數最多。
據統計,2022年,全市“不予處罰”“減輕處罰”案件共37萬余件,涉及金額共7000余萬元,受益市場主體30余萬個。
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不予處罰”案件8477件,涉及不處罰金額576.14萬元,受益市場主體8464個;“減輕處罰”案件706件,涉及減輕處罰金額645.46萬元,受益市場主體737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我市堅持把行政執法監督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有力抓手,以行政執法規范化、公正化為目標,多渠道探索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模式,在企業設置執法監督工作室聯絡點169個,通過調研座談、開展親清會客廳、構筑“法治+民企同心圓”活動,細心講解“不罰輕罰”清單,認真聽取企業對執法工作意見建議,實現多層次、多元化、全方位、無死角監督。
2023年我市以開展全市整治“重復檢查、多頭執法、隨意處罰”攻堅行動為抓手,著力解決行政執法該嚴不嚴、該寬不寬、畸輕畸重的問題,全面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督導部門向縱深推進包容審慎監管,進一步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法治政府建設全力突破,法治社會建設持續推進,讓法治成為城市發展的“厚重底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
2023-05-29 11:27:11
2023-05-29 10:59:33
2023-05-29 10:46:40
2023-05-24 08:24:50
2023-05-21 15:25:27
2023-05-16 18:24:21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