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軍豪 通訊員 張莉) 4月12日,茌平區博平鎮譚西村田間,兩臺大型播種機間作作業。“一臺種玉米,一臺種大豆,互不干擾,工作效率高。”種糧大戶譚孟亮說,這種種植模式,玉米不減產,每茬還能多收一季大豆,增收200元左右。
譚孟亮說的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技術。日前,茌平區專門就此項技術的推廣進行部署。“積極探索玉米大豆兼容發展、協調發展模式,全力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澤漢說。
一直以來,大豆和玉米存在相互爭地的矛盾。按作物生長規律,玉米和大豆兩者的種植區域和季節基本一致,種玉米就會使大豆減產、種大豆就會使玉米減產。同一塊地怎么才能做到魚與熊掌兼得?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就很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帶狀復合種植不遮蔽光線,既滿足了大豆玉米的生長需要,又解決了二者的爭地之困。“現在種的玉米和大豆7月份可以收割,收割完后接著又可以種一茬玉米和大豆,這樣算來,一畝地能當兩畝用,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豆’。”李澤漢說。
為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茌平區組織黨員干部深入農戶、田間地頭,全面摸清當前撂荒耕地底數。該區結合本地氣候特征、土壤特點和種植傳統,以及種植大戶、合作社經營、機械化耕種等優勢,“切”準撂荒地治理和土地流轉突破口,鼓勵農戶流轉土地經營權。譚孟亮就是土地流轉的受益者之一。
為解決農產品銷售渠道窄的問題,茌平區從品種選擇到品牌打造、產品銷售、延伸產業鏈等方面進一步做足文章,確保農產品銷售不受阻,讓農業有甜頭、有盼頭、有奔頭,讓農民增收致富。
目前,茌平區1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已細化分解落實到實施主體,春播春種有序進行,夏播備種工作已完成,播種機具改裝引進正緊鑼密鼓地推進。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