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呂曉磊 馬永偉) 6月3日,走進位于臨清的魯西國際陸港,一列裝滿五顏六色集裝箱的火車正在駛離。臨清市青港國際物流副總經理李長青告訴記者,班列裝載的是當地企業生產的紡織品、軸承等,運達青島港后,再裝船出口至世界各地。今年1至4月份,臨清港實現集裝箱吞吐量4.2萬標箱,位居山東港口33個內陸港之首。
2014年,“不靠海”的臨清探索了“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模式,通過建設內陸港,把“出???rdquo;搬到家門口,為“出口難”犯愁的企業找到了快速“出???rdquo;,實現通江達海,將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臨清位于冀魯豫三省交界處,運輸區位優勢越來越凸顯,目前我們的客戶輻射三省十市百余家進出口企業,集裝箱年發運量約15萬標箱,年貨物吞吐量超過170萬噸,海鐵聯運連續8年位居全省內陸港首位。”李長青說。
“以前,我們公司通過汽車把雙膠紙運輸到青島港,然后發往世界各地,時間長,成本高?,F在是通過內陸港的火車,運到青島上船,不僅降低了經濟成本,更節約了時間成本。”山東臨清銀河紙業集團業務經理柴傳冰說。
2022年11月,魯西國際陸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啟用并落地“鐵海E通”系統,實現“港口前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的“一站式”功能,也開創了濟南關區的“三個第一”——第一個三面圍網、第一個網上云審核驗收、第一個具備集裝箱箱管中心功能的海關監管作業場所。
啟用“一站式”功能可以帶來哪些好處?外貿企業最有發言權。臨清市毅軒軸承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公司連續多年保持臨清市軸承行業產品出口第一,產品出口占比95%以上,產品出口報關業務量非常繁重。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的成立帶來了報關、報驗、訂艙、儲運、包裝、分送、信息傳輸等眾多功能的一站式辦公服務,真正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內陸申報、園區查驗、屬地放行、提前集港”,進一步降低了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綜合成本。
“臨清與濟南鐵路局聊城車務段、陸海集團共同成立了三方合作專班,簽署了《臨清站貨場改擴建框架協議》,改擴建工程全部完成后,運力將增加4倍以上。”臨清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張紹山說,臨清市有進出口業務實績的企業達200多家,內陸港的“織線成網”運全球,能進一步提升外貿企業的出口效率,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2023-06-08 17:21:28
2023-06-08 17:13:38
2023-06-07 18:43:58
2023-05-24 08:24:50
2023-05-21 15:25:27
2023-05-16 18:24:21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