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縣域 > 縣市區 >

              東昌府區沙鎮 “公益村官”張延喜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8-30 16:03:10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張目倫

                本報通訊員 劉殿宏 張紀敏

                今年55歲的張兆光家住東昌府區沙鎮張八村,近幾天他一直在賈樓村育苗大棚里忙碌,養苗、澆水、打藥……“大棚里可以培育西瓜苗、西紅柿苗等,我長期在這里工作,每個月有5000元收入。”張兆光說。

                像張兆光這樣的“職業農民”,在由沙鎮賈樓村、葦園村和邵堂村組成的和諧新村有很多,他們有的種植,有的育苗,有的嫁接,每個人都在家門口實現了安穩就業。用和諧新村黨總支書記、主任,賈樓村黨支部書記張延喜的話說,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的收入才能穩定增長。因此,和諧新村圍繞提升農業品質,以產業振興拉動鄉村全面振興,在全村大面積推廣西葫、茄子等蔬菜種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作為沙鎮種菜中心、育苗中心的賈樓村,于2020年開建育苗基地,占地20畝,2021年投入使用,目前該育苗基地可以培育西瓜苗、西葫苗、西紅柿苗、茄子苗等,吸引80多人長期從事嫁接工作。為了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蔬菜檔次和品質,基地還開展了試種業務,不斷研發新品種,產品結構日趨穩定、合理。“育苗實現訂單式銷售,市場比較穩定。”張延喜說,這個項目既讓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又帶動了村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今年2月份,葦園村通過黨支部引領,投資100多萬元租用村民房頂建設光伏項目。該項目占地約5000平方米,3月份完成并網,可為20多戶村民每戶每月增加1000元左右的收入。“這個村之前以大棚葡萄、西葫種植為主,產業相對單一,光伏項目能使村集體收入年增加七八萬元。”張延喜介紹,有了這一成功經驗,賈樓村安置區兩棟住宅樓和辦公樓樓頂也準備上馬該項目,共有4000多平方米,今年底完成建設。

                和諧新村集體收入30萬元左右,今年計劃在前街和中心街兩側鋪設地磚,此外,村里還爭取項目資金300萬元,在住宅區新修10米寬、300多米長的道路,以方便村民出行。張延喜為方便菜農運輸,自掏腰包7萬多元將生產路硬化。村民賈興峰說,他種著3座大棚,之前的泥路不方便運輸,如今這個問題解決了。

                賈樓村新建了560米長的下水道,自來水管道更換一新,安裝了污水處理設備,還建設了陽光追肥房,解決了垃圾亂堆亂放及污染問題,村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改善,成為“市級文明村”。“2019年,我自費28萬元將村里的胡同進行硬化。后來,我又出資近30萬元,把閑置多年的小學改建為村集體辦公室和村民文化活動廣場,籃球場、文化長廊等一應俱全。我做這些不圖什么,就為了鄉親們日子過得更好,因為我是共產黨員,是人大代表。”張延喜話不多,很實在。

                “張八村張景春得了腦瘤,延喜捐了6000元,朱堂村朱振國患上尿毒癥,他捐了8000元。他還經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這些事我們都知道。”看到記者采訪,在樹下乘涼的幾位老人你一言我一句說起張延喜的好。據了解,自2017年擔任賈樓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張延喜個人出資3萬多元為葦元管區9個村60歲以上的老人購買了人身意外保險,每年年底自費為兩個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價值4萬余元的年貨,并主動申請幫包5戶貧困戶,為當地脫貧工作共計捐款8萬多元。

                如今,在聊城市大外環路工程沙鎮和諧新村安置區項目建設上,張延喜再次大手筆支持鄉村建設,使該項目順利交工,村民得到平穩安置,贏得政府和群眾高度評價。

              編輯:馬麟
              校對:顧楊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