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培源
滔滔黃河,蜿蜒九曲,奔流入海。
聊城是黃河下游重要節點城市,境內黃河河道長59.51公里,黃河支流金堤河長80.8公里。冬日,行走在黃河灘邊,一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樂章在耳邊回響:東阿縣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里,魚菜共生工廠化養殖池塘改造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山東新富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微生物菌劑項目已進入新品小規模試用階段;陽谷縣黃河沉沙池周邊,300余戶村民已經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房里,準備聆聽壬寅虎年的新年鐘聲……
如今,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聊城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我市以此為契機,著力發展綠色金融,進一步釋放金融引領黃河流域產業綠色轉變的動能,以實際行動描繪金融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
踐行“兩山”理念
推動綠色發展
1月15日,雖然天氣寒冷,但行走在東阿黃河大堤上,看著河水如帶,聽著水聲滔滔,東阿縣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磊的心情格外舒暢。
幾個月前,東阿縣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池塘改造,急需資金支持。通過與東阿農商銀行對接,所需資金很快就到了位。
“近期我們啟動了魚菜共生工廠化養殖池塘改造項目,存在資金缺口200萬元。東阿農商銀行及時為我們下發了200萬元貸款,利率還很低,真是幫了我們合作社的大忙。”劉磊說。
人行東阿縣支行推動各涉農金融機構從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休閑觀光等各個環節延伸金融服務觸角,以“金融+合作社+養殖戶”等模式,針對鯉魚養殖合作社推出“綠色貸”“新型農業主體貸”等多個信貸產品,累計發放貸款4000余萬元,推動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
結合東阿縣黃河沿岸產業實際,人行東阿縣支行組織涉農金融機構以“一行一鎮”模式,與沿黃鎮街逐個開展精準對接,推動涉農金融機構形成“一產業一特色”的信貸支持體系。東阿縣老道口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就在農行東阿縣支行獲得資金支持,從而實現進一步發展。
“多虧了農行的16萬元貸款,我們才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流轉土地。目前合作社的金銀花種植面積擴大到300多畝,實現年收入120多萬元。”東阿縣老道口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司洪偉說。針對黃河沿岸的油用牡丹、金銀花等林下種植產業,人行東阿縣支行以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切入點,推動金融機構推出“強村貸”等信貸產品,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累計發放貸款3000余萬元,在黃河沿岸打造了牡丹花、金銀花旅游帶,形成了黃啟元草莓、魚山大米等特色種植項目聚集效應,以綠色生態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緊密結合東阿沿黃優勢,聚焦特色產業,提供一攬子支持方案,助力黃河沿岸鄉村振興。”人行東阿縣支行負責人李慶軍說。
聚焦產業鏈條
服務鄉村振興
位于陽谷縣的山東新富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其生產的微生物菌劑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動為核心的特定肥料,在實現農作物增產的同時,可有效改良土壤、保護生態環境。
“日前企業通過掛帥‘多效微生物功能菌劑創制和產業化’技術應用項目,加快微生物菌劑肥料在農業產業的應用。”山東新富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繼州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新品小規模試用階段,企業需追加投資,加大研發力度。
作為首家與聊城市產業研究院簽約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的銀行,恒豐銀行聊城分行第一時間捕捉新富瑞農業的資金需求,創新“政銀院投貸”模式,聯動聊城市產業研究院、聊城市科技局,為山東新富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信貸支持+專項資金+風險緩釋措施”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在這一模式下,聊城市產業研究院以股權投資方式向企業提供專項資金100萬元,恒豐銀行為企業提供貸款800萬元,并聯動科技部門提供部分風險補償,緩釋企業擔保壓力,滿足企業融資需求。該模式的應用加速了生產要素的流轉,有效提高科技要素應用效率。
此外,為進一步加大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信貸支持力度,陽谷農商銀行以五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設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培育壯大,和五大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改造提升作為信貸投放著力點,優先滿足“十強產業”信貸需求,助力產業結構優化轉型。2018年來,該行累計發放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貸款8.92億元。
踐行普惠理念
支持安居富民
陶城鋪灌區沉沙池,位于陽谷縣東部,一直用于沉積黃河泥沙,涉及該縣阿城鎮、七級鎮、郭店屯鎮。為推動黃河沉沙池治理,陽谷農商銀行累計為阿城鎮陶城鋪村、顏營村部分從事沉沙池泥沙處理的村民發放信貸資金400余萬元。
陽谷農商銀行還與壽張鎮人民政府聯合研發“村民積分系統”,為每個村莊建立“一個臺賬兩個碼”,即村里有一個村民積分管理臺賬,村民手里有兩個二維碼:一個“固定碼”,一個“流動碼”。該系統實現對每個村民日常行為的精準畫像,村民積分可兌換獎勵、享受貸款優惠政策等。該系統通過正向引導,規范村民行為,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目前,該系統已在黃河紅色景點所在村莊沙河崖村試點運行。
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農村作風”的內在要求,是“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重要一環。陽谷農商銀行依托“農村住房貸”,大力支持沉沙池流域新農村建設,2010年以來,累計為陽谷縣發放支持新農村建設信貸資金1200余萬元,其中對七級鎮陳莊村、七級鎮四合村、郭店屯鎮姜邢村等6個村分別發放200余萬元、300余萬元、700余萬元,貸款利率較正常貸款利率下降約300個基點,助力300余戶村民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房。
(文中圖片均為資料圖)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