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走好聊城高質量發展之路——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直部門“一把手”話發展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1-20 16:31:19
              A+A-
              分享

              A720220119C.jpg

              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走好聊城高質量發展之路

              ——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直部門“一把手”話發展

                編者按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我市各級領導班子換屆全面完成、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1月13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深入領會和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主要抓好五個方面工作,持續推進各項工作在全省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營造集中發力、攻堅破難,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的輿論氛圍,本報組織記者分別采訪了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他們將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實際,談信心說感受,談思路話落實,凝聚共識,篤定前行,走好聊城高質量發展之路。敬請讀者垂注。

              推進財政實現健康穩定可持續性增長

              ——訪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海波

                ■ 本報記者 夏旭光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為做好新一年經濟工作把脈定向、提供遵循。市財政部門將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精神上來,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凝心聚力、埋頭苦干,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為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提供堅實保障。”1月17日,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海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財政局將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科學統籌財政資源,更加注重提升財政管理效能,更加注重防范化解財政運行風險,切實擔負起穩定經濟的重大責任。

                2021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局面,全市財政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通過狠抓重點財源建設、規范非稅收入征管、加快土地出讓進度、清繳鄭濟高鐵等重點項目耕地占用稅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財政收入數量和質量雙提升的良好局面。財政收入增幅、專項債券管理、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等重點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為我市“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堅實保障。

                任海波表示,2022年,財政部門將準確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推出“政策包”,實現財政健康穩定可持續性增長。

                全面落實“穩中求進”的財政收支政策。落實新的減稅降費政策,繼續加大對制造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培植壯大財源,發揮稅收共治作用,加強收入調度和稅費征管。大力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騰出資金保重點、辦大事。用好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切實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確保資金直達基層和企業、直接惠企利民。大力支持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省“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圍繞重點企業、行業和產業集群,統籌資金政策支持,全力保證相關政策落實落地。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項目建設短期拉動和長遠帶動效應。

                保持重點領域適當支出強度。“穩中求進”的最終落腳點是改善民生,將加強資金統籌,有保有壓,優化支出結構,全力落實各項民生政策,保障好疫情防控、就業、醫療、養老等重點民生支出。完善財力保障機制,加強對困難地區的支持,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積極籌措資金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戰略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實施。

                持續深化財政改革。深化市以下財政體制、預算管理、稅費制度等改革,強化財政資源統籌,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加快健全標準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推進“撥改投”、財金稅聯動等財政投入方式創新,構建政府性投資長效機制。加快國有資產管理改革,探索建立閑置國有資產集中統一調劑制度,逐步推動經營性資產委托運營。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力爭取“開門紅”

              ——訪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郭守印

                ■ 本報記者 李政哲 本報通訊員 張凱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為我們確保經濟增長的‘穩’和‘進’,掛出了‘作戰圖’,吹響了‘沖鋒號’。”1月17日,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郭守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市發展改革委第一時間召開全市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學習傳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動員系統上下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抓好貫徹落實,全力爭取“開門紅”。

                “2021年,全市發展改革工作成績斐然,服務決策水平進一步提高,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投資關鍵作用進一步凸顯,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樹立,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郭守印表示,“2022年,我們要錨定‘一個’目標,強化‘兩個’支撐,實現‘三個’突破,突出‘四項’職能,發揮‘五部’作用,大干快干,努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準確把握“時”與“勢”,始終錨定“一個”目標,確保經濟增長、各項工作在全省“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突出氛圍和干勁,持續強化“兩個”支撐。加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3個保障組作用。增強專業素養,精準把握政策方向,科學預判發展趨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充分調動積極因素,全力實現“三個”突破。在抓好能耗、土地等狹義要素保障基礎上,用好政策利好、發揮“人”的積極作用,確保要素保障實現突破;緊抓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機遇,大力發展光伏、生物質等新能源,確保能源結構調整實現突破;實施文化旅游、現代物流、醫養健康、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科技研發六大提升行動,確保服務業提質實現突破。

                聚焦主責主業,突出發揮“四項”職能。做好統籌謀劃,開展“5+11”重大課題研究,加強規劃計劃編制實施,建立改革典型培育機制。強化形勢分析,提高精準性、超前性,及時開展預調微調。圍繞“在魯西大地率先崛起”目標,加強對比分析。積極向上爭取,既爭取中央“七大政策取向”和省政府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紅利,又全力爭取上級各類示范、試點等。

                持續強化擔當意識,充分彰顯“五部”作用。圍繞項目建設,當好“作戰部”。抓好省市縣重點項目,債券項目推進;抓好“七網”建設和制造業投資攻堅。圍繞戰略實施,當好“協調部”。謀劃更多黃河戰略重大項目,探索建立跨省合作示范區,更大力度融入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圍繞新舊動能轉換,當好“推進部”。優化“十強”產業布局,明確各縣(市、區)主攻方向;強化“兩高”項目管理,規范沿黃重點地區工業園區。圍繞發展底線,當好“保障部”。抓好能源、煤炭消費管理,出臺碳達峰工作方案;做好煤電油氣運供應保障;提升糧食收儲調控能力。圍繞社會民生,當好“服務部”。做好對口支援協作、鄉村振興、人口發展、價格監測等民生實事。

              穩中求進,推進商務高質量發展

              ——訪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銀東

                ■ 本報記者 趙宗鋒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多措并舉驅動‘三駕馬車’。作為驅動‘三駕馬車’的主力之一,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責任重大、任重道遠。”1月17日上午,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銀東表示,2022年,全市商務投資促進戰線廣大干部職工將踔厲奮發、勇往直前,劈波斬浪開新局、穩中求進再啟航,推進聊城商務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過去的2021年,全市商務系統干部職工直面困難和壓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齊心協力穩外貿、穩外資,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值均創歷史新高;創新思維抓招商、促消費,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多措并舉抓改革、促創新,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張銀東表示,2022年,招商引資要在“實”上下功夫。圍繞重點產業集群,整合包裝項目,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上市公司等高端目標企業定向推送,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組建產業企業聯盟群組,強強聯合,協同發展;建立與商協會常態化溝通機制,擴大招商信息資源渠道。積極開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借助大數據、第三方資源優勢,篩選企業、匹配項目,為企業成功合作牽線搭橋。

                實際使用外資要在“質”上下功夫。聚焦重點產業,著力引進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領軍企業,擴大制造業利用外資規模。強化產業鏈招商,推動與耐克森、希杰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實現增資擴股。堅持“線上線下”結合,積極組織參加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等系列活動;借助進博會等展會平臺,創新“展會招商”模式,變參展商、貿易商為投資商;深化與日韓經貿合作,對現有日韓企業開展“二次招商”。

                外貿進出口要在“調”上下功夫。用好國家級展會平臺,支持企業參加各類國際知名專業展會。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發揮歐亞班列等平臺載體作用,鞏固歐亞市場。推進市政府與招商港口開展戰略合作,鼓勵企業進口關鍵零部件和成套設備,優化進出口結構。支持外貿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加快省級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建設。發展服務貿易,支持文化、技術類產品進出口。

                擴消費要在“促”上下功夫。開展汽車、家電下鄉巡展,開展美食、老字號嘉年華,開展電商進商超、進企業、進市場等活動,促進大宗消費、激發餐飲消費、提升線上消費。加快商業網點布局規劃,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建設社區生活網點,打造“15分鐘社區便民生活圈”。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開展“鄉鎮商貿中心建設示范縣(市)”創建工作。指導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提升示范水平,完善縣鄉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體系,推動電商直播基地建設,培育“直播網紅打卡地”。

              全力推動聊城鄉村振興走在前

              ——訪市委副秘書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同章

                ■ 本報記者 劉敏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擊鼓催征、奮楫揚帆,科學謀劃今年經濟工作的目標要求、重點任務,充分發揚‘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作風,必將引領聊城經濟社會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1月17日,市委副秘書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同章表示,市農業農村局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培優樹牢農業大市生產優勢,全面抓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農村電商培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堅定不移推動聊城鄉村全域提升、全面振興。

                2021年,市農業農村局扎實推進穩糧保供等鄉村振興“十大行動”,全市農業農村主要發展指標穩中向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全國智慧畜牧現場會、全國農田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消費幫扶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并在全國推廣。市農業農村局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綠色食品認證等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王同章表示,2022年,市農業農村局將鞏固根基揚優勢、補齊短板強弱項,擔當作為抓落實、攻堅克難求突破,全力推動聊城鄉村振興工作在全省爭創一流、走在前列。

                確保“五個絕不容失”。今年要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絕不容失,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絕不容失,落實好耕地保護建設硬措施絕不容失,抓好安置區建設絕不容失,維護好農村穩定絕不容失。市農業農村局將把“五個絕不容失”作為不可逾越的紀律底線、不可推卸的政治責任,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

                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2022年,市農業農村局將著力加強鄉村產業載體建設,深入推動“鏈長制”。研究出臺農村電商扶持政策,健全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加強電商人才實訓培訓,吸引農村電商機構及人才來我市運營發展,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

                全面提升鄉村建設品質。市農業農村局將與相關部門一道,高質量完成鄉村清潔“六治”攻堅行動,以宜居社區、產業園區、田園景區“三區聯建”為引領,協調推進鎮村管網和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文化“六化”,2022年建設36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切實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規范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健康發展。深入實施“十百千”示范創建行動,建立完善“市級統籌、縣管鎮抓、抓鎮促村”和“主體在縣、延伸到鄉、落實到村、規范到點”的鄉村振興工作機制,采取資金獎補、示范帶動、動態管理等方式,激勵引導爭創鄉村振興示范區,2022年評選2—3個示范鄉鎮、20個左右的示范村、100個左右的示范網格。

              緊緊抓住制造業這顆“定盤星”

              ——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峰

                ■ 本報記者 尹騰淑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我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為下一步的工信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1月17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要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堅持把制造業作為主戰場,大力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牢牢掌握戰略主動,以工業轉型升級為重點,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作為主抓全市工業經濟的職能部門負責人,高峰時刻都有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他深有感觸地說:“我們要主動作為,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為制造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只有緊緊抓住制造業這顆‘定盤星’,聊城才能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如何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表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為抓手,聚焦制造業十大產業,突出企業發展主體、創新主體作用,著力鍛長板、補短板、強企業、優服務,重點在做優做強產業鏈上實現新提升、在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上實現新提升、在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上實現新提升、在推進新基建建設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上實現新提升,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新篇章。

                2022年,隨著我市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動計劃進入收官之年,在眾多的制造業企業中,“智能化”一詞的出鏡率明顯增加。位于陽谷高端制造產業園的海之信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建設項目,主要從事新型復合材料LFT-D托盤等復合材料制品的研發、設計、推廣和應用。“新材料+智能制造+物聯網”模式是該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大亮點。智能化生產線的使用,將使該項目建設成為中國復合材料行業首家“黑燈工廠”。

                “黑燈工廠”意味著無人化生產、24小時不間斷生產。如今,越來越多這樣的生產模式,在聊城諸多制造業企業得到了充分應用,加快了“聊城制造”向“聊城智造”的轉變進程。

                “先人一步,才能快人一拍。”提起下一步的行動計劃,高峰說,“收官之年,我們要以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為關鍵抓手,引領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轉型增添澎湃動力。”

                2022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技改全覆蓋,并向規下小微企業延伸;在“一縣一策”“一業一策”的基礎上實施“一園一策”,促進要素精準對接和項目落地實施,培育市級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務商;創新技改推進模式,加大國家、省惠企政策爭取和市級技術改造設備投資獎補激勵,增強政策保障,激發企業增投資促轉型的積極性。

              數據賦能,高標準謀劃數字聊城建設

              ——訪市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何順剛

                ■ 本報記者 岳耀軍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催人奮進,我們倍受鼓舞,大數據系統堅決落實會議精神,力爭數字強市建設爭創一流、走在前列。”1月17日,市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何順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大數據局將持續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讓數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讓發展成果惠及民生。

                何順剛說,市大數據局立足服務全市中心工作,聚焦數字聊城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大數據在“優政、惠民、興業”中的基礎支撐和創新驅動作用。率先發布全省首個地級市“城市大腦”,不斷優化事項管理、視頻會商、融合通信等功能;牽頭推進政務領域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愛山東”App聊城分廳服務能力;探索創建“無證明城市”,打造便民服務應用場景,切實提升民生公共服務水平。

                “2021年推出的‘銀發綠色通道’應用場景,解決了老年人出行‘無碼通行’問題。‘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五個一批’(清理一批、壓減一批、替代一批、取消一批、減免一批)減證措施取得明顯成效,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辦事面臨的堵點、難點、痛點,持續促進營商環境優化。”何順剛說,“城市大腦”已在民生服務、公共安全、精細治理等領域提升城市管理,并悄然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針對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工作要求,何順剛表示,2022年,市大數據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高標準謀劃數字聊城建設,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著力實現“四個突破”。

                著力在基礎支撐上實現突破。著力提升“城市大腦”支撐能力、提升網絡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做好云、網、端的安全管理。

                著力在數字優政上實現突破。著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數字機關建設、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建設。

                著力在數字惠民上實現突破。著力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場景建設。

                著力在隊伍建設上實現突破。著力加強全市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機關隊伍建設、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等。

                何順剛說:“今年市大數據局將加大數據匯聚力度,繼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數據應用品牌活動,打造200個大數據創新應用場景。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數據賦能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切實抓好縣區四星級智慧城市試點工作,以點帶面推動智慧社區建設。”

                何順剛介紹,目前,聊城“城市大腦”已接入20多億條數據、6萬多路視頻攝像頭,下一步將逐漸豐富各類感知體系建設,構建水城智能體,讓城市變得更“智慧”、更“善解人意”,早日實現“能感知、能思維,有決策、有溫度”的城市發展目標。

              【編輯:龐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