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我與聊城日報的故事&#12886;|伴我成長的精神家園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2-10 10:10:52
              A+A-
              分享

                 ■ 孫登勇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聊城日報》可謂是伴我成長的精神家園。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除了普及率不高的“農村小喇叭”,鄉村的文化生活幾乎一片空白。在那個特殊的歲月,非常喜歡看報紙的父親,經常借屋子糊墻、串親戚封掛面等緣由,遣我到關系比較好的小隊會計登贏哥家找陳年舊報紙,那時的《聊城日報》,成為我獲取最多的“獎賞”。時間久了,去的次數多了,不知是登贏哥發現了其中的蹊蹺,或是不愿意我經常三番五次地跑腿,每次都會在我需要的張數上再多給幾張近期的新報紙。滿臉興奮的父親,對于借來的每一張報紙,并不急著使用,而是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閱讀?,F在想來,他讀報紙的樣子也很好看,趴在桌上,將頭深深埋在上面,一行一行,看得非常仔細,那神態生怕遺漏了什么。直到報紙磨得卷起無數細細的毛刺,他才允許使用。就是在他的熏陶下,我成為村里同齡小朋友中懂得最多的孩子。
                剛參加工作時,我被分配到一個名叫“樊莊聯中”的學校,這是一個只有三排房屋、五個班級,包括炊事員在內共14名教職工的小學校,沒有專門的收發人員,校長問我能不能在上課之余,將收發報紙的任務也接過來,我愉快地應允下這個別人看來是“苦差事”的活。
                由于贏得了比學校領導還要優先閱讀報刊的條件,我每天都會如饑似渴地將學校訂閱的報刊先閱讀一遍,然后,再分發給領導或年級組等,并且主動拿起筆,將身邊的好人好事,按照《聊城日報》發表的文章格式寫成稿件,投給報紙和廣播電臺。從此,我一發而不可收拾,并堅持了幾十年,成了到處開花結果的高產作者。由于愛好寫作,在那個農村學校教師普遍找“農村姑娘”還被嫌棄的年代,我成了“眾星捧月”的香餑餑,收獲了理想的愛情——迎娶了一位衛校畢業“吃國家糧”的愛人,被同齡人艷羨得不行。由于經常在《聊城日報》上露名,1990年,我從偏僻鄉村調到了縣教育局機關專門從事宣傳工作,至今,仍耕耘在這片讓我迷戀的熱土上。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