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我市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建設見聞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2-14 10:56:07
              A+A-
              分享

                ■ 文/圖 本報記者 孫克峰

                初春的聊城大地到處萌動著勃勃生機。

                一塊塊高標準農田勾勒出一幅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河暢通”的美麗鄉村圖畫。

                #FormatImgID_0#

                冠縣三干渠

                一臺臺挖掘機正在疏浚河道,水利工程建設熱火朝天,為即將開展的春耕春管積蓄力量。

                那么,在希望的田野上發生了哪些動人的故事?還存在哪些難點堵點?面臨的問題如何解決?連日來,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和相關部門追尋答案。

                穩產農田啥模樣?

                配套完備實現增收,創新成果向全省推廣成全國樣本

                年味尚未散盡,但張青每天都會出現在田間地頭。

                她是東阿縣青源家庭農場的負責人,流轉了1000畝土地用于種植糧食。

                “今年小麥墑情好,這得益于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建設。”2月12日下午,張青笑著對記者說。

                

              image.png

                資料圖

                2020年,張青利用上級財政扶持資金150萬元,自己又拿出40萬元,將1000畝流轉來的土地全部建設成高標準農田。

                “田間農電設施配套齊全,新打機井21眼,安裝節水管道6379米,疏浚溝渠310米,新裝變壓器1臺,修建橋涵3座,新建水泥路965米,安裝田間監控36處。”張青語速很快,如數家珍。

                目前,她的家庭農場擁有完善的灌溉排澇條件,并啟用灌溉遙控設施,特別是管道的鋪設,不僅節水、節肥,減少了土壤板結,也為豐收奠定基礎。

                

              (改革賦能興聊城)(分離圖)900754(2304202)-20220113083825.jpg

                斗虎屯鎮山南村新打的一眼機井

                2021年的強降雨對農業是一個重大考驗,但張青的家庭農場內積水及時排出,道路暢通,對秋收秋種影響不大。

                “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后,農業產值增加10%左右,效益增加15%左右,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使農場農業生產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張青興奮地說。

                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的消息顯示,2021年項目區共新建供配電設施臺區898臺套,總投資2.5億元。爭取到總投資1.3億元的黃河流域綠色農田建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項目,有望于今年年底前開工建設。

                

              image.png

                我市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

                “到2021年底,我市56萬畝高標準農田完成總工程量的85%,超過規定進度五個百分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同章說,我市首創的電力體制改革,得到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肯定,并在全省推廣。全國農田基本現場會議觀摩了我市項目,給予充分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秋汛,不少地方因田間積水嚴重造成大面積農作物收割困難,影響了冬小麥的播種。不過,我市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基本沒有出現因漬澇影響秋收秋種的情況。

                保豐之路怎么走?

                兩年投資44.07億元,構建“旱能澆、澇能排”水網

                2021年秋天那場強降雨讓冠縣辛集鎮鎮長魏昌“心驚肉跳”。

                當時,冠縣辛集鎮28千米道路、107千米河道、10余座橋梁被損毀,7.9萬畝大豆玉米不同程度受災。

                

              image.png

                冠縣辛集鎮水利項目建設現場

                災情過后,辛集鎮黨委政府迅速對大雨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研判、總結,加快推進了一批高標準農村建設和水毀工程修復、溝渠疏浚項目。

                “我們采用以獎代補等方式激發村莊積極性,以‘田通溝、溝通渠、渠通河’為標準,基本實現全鎮51個村莊‘地頭溝’全覆蓋。”2月11日上午,魏昌站在馮北溝一處施工現場說。

                辛集鎮還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協調推進轄區內24個村莊農田升級,打深井、建橋梁、鋪管道……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97萬畝,形成灌排水網初步格局。

                2021年11月底,冠縣部署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會戰工作。辛集鎮抓住有利時機,對57條溝渠進行集中疏浚,同步修復水毀河堤100千米、橋梁10座。

                冠縣辛集鎮的做法是我市農田水利建設的一個縮影。

                

              image.png

                冠縣辛集鎮肖集閘

                “自去年汛后,我市就召開會議,對水毀工程修復和溝渠疏浚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冠縣進度最快,目前完成投資4000多萬元,渠道清淤600余千米,梳理改建堵點橋涵900余處,灌溉排澇體系進一步完善。”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永勝說。

                來自聊城市水利局的消息顯示,過去兩年我市累計投資44.07億元,治理渠道近500千米,建設維修各類水工建筑物2300多座,配套計量設施12000多套,治理蓄水坑塘52萬平方米,清理了河道淤積、拆除了阻水建筑物、疏通了部分縣鄉級末級渠系,“灌排兩用”功能極大提升。

                

              image.png

                位山灌區引黃閘(資料圖)

                我市位山灌區和彭樓灌區被列入國家“十四五”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實施計劃,規劃改造灌溉面積200萬畝,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全市灌區引水節水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面臨難題咋解決?

                作出系統攻堅部署,暢通農田灌溉排澇“最后一百米”

                那么,保豐之路上,我市還面臨哪些難題?

                ——春季農業生產形勢不容樂觀。2021年冬季以來,全市平均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偏少30.1%,雖暫未出現旱情,但天氣轉暖后土壤失墑會加快,同時因去年秋汛導致我市小麥播種普遍推遲,苗情長勢偏弱。

                ——汛期水毀工程影響尚未消除。去年嚴重澇災,造成部分高標準農田和水利工程損毀嚴重,急需盡快修復。

                ——秋汛暴露的問題要警鐘長鳴。我市農村末級渠系治理,特別是田間排灌體系治理歷史欠賬較多,田間灌排溝渠功能退化,影響農田澇水匯流排入骨干河道。

                面對現實問題,我市應該如何應對?

                對此,2月11日召開的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暨水毀工程修復、溝渠疏?,F場會進行了系統安排部署。

                

              image.png

                聊城市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暨水毀工程修復、溝渠疏?,F場會

                加快水毀修復,暢通田間溝渠是當務之急。市農業農村局組織修復水毀農田設施,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市水利局盡快完成市管骨干河道和水工建筑物水毀修復;各縣鄉政府落實屬地責任,全面排查去年汛期河渠行洪排澇出現的問題,抓緊治理,消除阻水障礙,保障今年春灌輸水。

                同時,全市要結合現代水網建設,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將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結合起來,抓好各類灌區特別是引黃灌區的現代化改造,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技術,不斷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

                會議要求,各縣(市區)要抓好縣鄉村級工程建設,把溝渠治理作為冬春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打通堵點,實現“地通溝、溝通渠、渠通河”,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今年,我市將對2011年以來建設成的高標準農田供配電設施分批分次完善提高,建設達標后,進行產權和管護主體移交。

                會議還對抓好高標準農田新一輪建設規劃編制,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電力體制改革,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保障力度等事項進行安排。

              【編輯:顏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