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奮斗 勇毅前行
全力開創聊城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市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隆重開幕
孫愛軍出席 李長萍作政府工作報告
郭建民主持 張旋宇曾曉黎張百順在主席臺就座
本報訊(文/圖 記者 王培源 朱玉東)2月24日上午,聊城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市會議接待中心隆重開幕。來自全市各個方面、各條戰線的新一屆人大代表,肩負全市人民重托出席大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共繪聊城未來發展宏偉藍圖。
大會應到代表457名,出席代表445名,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執行主席孫愛軍、郭建民、張百順、朱加云、李志華、王建鵬、楊廣平、王立民、馬軍權、孫榮軍、劉培國、張學宏、孫奇宏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李長萍、張旋宇、趙慶忠、李吉增、關延平、王昭風、曾曉黎等在主席臺就座。
上午9時,郭建民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在熱烈的掌聲中,李長萍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分四個部分:一、2021年及五年工作回顧;二、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三、2022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李長萍在報告中說,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實推進“新時代興聊十大工程”,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進中向優,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我們強力推進爭先進位,經濟發展提質提量;強力推進動能轉換,發展活力釋放綻放;強力推進改革創新,更多領域并跑領跑;強力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增質增效;強力推進品質提升,人民城市共建共享;強力推進風險防控,發展底板牢固穩固;強力推進民生改善,群眾生活向美向好;強力推進從嚴治政,自身建設走深走實。
李長萍說,2021年是本屆政府收官之年。五年歷程極不平凡,奮進道路飽含艱辛?;厥孜迥?,在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困難挑戰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我們辦成了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強弱項補短板的大事要事,正在經歷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重要轉變。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突出先立后破、增存并舉,堅定不移加快動能轉換,產業結構正在加速蝶變、浴火重生;堅持協調聯動,突出以城帶鄉、產城融合,堅定不移實施全域統籌,城鄉面貌正在內外兼修、日新月異;堅持綠色低碳,突出鐵腕治污、精準治污,堅定不移優化生態環境,發展路徑正在根本變革、深刻轉型;堅持擴大開放,突出搶抓機遇、主動對接,堅定不移融入雙循環格局,發展生態正在不斷優化、更具活力;堅持共享發展,突出民生所需、群眾所盼,堅定不移辦實事謀福祉,民生事業正在持續改善、穩步提升。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所有發展和進步,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定向領航,得益于市委科學決策、堅強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有力監督、鼎力支持,凝聚著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李長萍指出,未來五年是聊城推進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關鍵時期。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多重利好政策交匯疊加,特別是濟鄭高鐵、雄商高鐵等建成通車,將為聊城抓住新機遇、增創新優勢、實現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我們要察勢乘勢借勢,砥礪奮進、堅韌實干,充分發揮產業基礎、通達區位、宜居環境、人文底色等比較優勢,賡續前行、奮楫爭先,全力開創聊城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李長萍指出,根據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部署,今后五年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為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聚力“六個一”發展思路、“六個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深入實施“新時代興聊十大工程”,錨定爭創一流,篤志走在前列,團結奮斗建設加速崛起的富強新聊城、敢為人先的創新新聊城、近悅遠來的開放新聊城、時尚宜居的美麗新聊城、安定和諧的幸福新聊城、昂揚向上的奮進新聊城。
李長萍指出,經過多年積累,聊城發展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更好地擔起發展重任、創造美好未來。剛剛閉幕的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為聊城未來五年的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制定了行動綱領,明確了前進方向。新一屆政府將緊緊圍繞既定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進度表”,把美麗愿景變成美好現實,努力實現更有質量、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發展,攜手書寫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歷史答卷。
李長萍指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高質量發展的突破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十分關鍵。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以上,外貿進出口固穩提質,實際使用外資穩定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各類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省定目標。
李長萍指出,今年重點做好九個方面工作:一是凝心聚力建設制造業強市,筑牢高質量發展產業根基。始終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壯大產業規模,構建“金字塔”型企業結構,大力推動開發區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奮力實現動能轉換“五年突破”目標。二是凝心聚力實施創新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力引擎。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一體化推進城市數字轉型,全方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層次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努力在賽道轉換中實現超越,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三是凝心聚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重大支撐。搶抓國家政策機遇,深度對接省“七網”行動,堅持當前與長遠相統籌、供給與需求相匹配,聚焦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現代水網體系、綠色能源體系,以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持續增長。四是凝心聚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以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更實舉措振興縣域經濟,更大力度做強現代服務業,更寬視野擴大對外開放,強化改革推動、開放帶動、縣域聯動,充分激發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五是凝心聚力加快鄉村振興,繪就高質量發展多彩畫卷。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統籌布局、一體推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穩住農業基本盤,讓農業更高效、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富裕,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六是凝心聚力推動城市擴容提質,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骨架。立足打造有高度有厚度有溫度的城市,優化城市空間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強城市精細管理,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建設更具魅力、更有質感的江北水城。七是凝心聚力推進文旅興市,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重大戰略,整合提升、創新利用文旅資源,突出城市特色新定位,構筑多極發展新空間,增強文旅產品新供給,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國文旅名城。八是凝心聚力抓好綠色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整治環境突出問題,狠抓生態保護修復,加快低碳循環發展,一體推進治污、增綠、降碳,加快建設美麗水城、生態聊城。九是凝心聚力促進共同富裕,增進高質量發展民生福祉。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升普惠性民生,做實基礎性民生,強化兜底性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更加注重以“微服務”體現大民生,謀劃實施一批民生實事,并將結合“三遍訪”、市民熱線反映問題,持續補充完善,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李長萍指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必須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大力發揚“嚴真細實快”和“勤勉敬業、敢于擔當、馬上就辦、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切實匯聚起擔當盡責、干事創業的正能量,建設忠誠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創新型政府、擔當型政府、廉潔型政府,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李長萍最后說,歷史在繼往開來中譜寫,輝煌在創新實干中鑄就。新征程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握歷史接力棒,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進取的精神,接續奮斗、勇毅前行,全力開創聊城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次會議書面印發了聊城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計劃草案的報告、聊城市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2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一并提請代表審查。
出席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趙振蘭、呂紹勤、金維民、王志剛、汪文耀,陳秀興、姜傳政、柳慶發、劉文強、劉昌松、郝愛軍、王峰,王彤宇、秦存華、于海波,成偉、田中俊、馬衛紅、李強、王剛,葛敬方、馬保杰、張金倫、黃勇、孫凌云、王學臣、張同奇,劉延杰、賈富彬,劉國強、靳鳳蓮、張連臣、徐龍海、劉德云、王風雷、左朝軍,劉東昌,孫菁,任曉旺、洪玉振,王廣柱,王越軍,賈鵬柱,周文明等。
出席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全體委員和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了會議。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