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東昌府區堂邑鎮位山灌區三干渠附近,麥苗返青、樹木吐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本報記者 朱玉東
■ 本報記者 王培源
臨清市創新采取“兩長合一”制度,在全市推行了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的市、鎮、村三級“林田長制”一體化保護體系;東阿縣積極推廣“民間林長”,統一發放聘書,明確管理職責和管理區域……實施林長制兩年多來,我市緊緊圍繞林長制“五綠”目標任務,進一步走深做實林長制改革,推進林長制向“林長治”轉變,助力提升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我市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組織體系,形成了“組織在市、責任在縣、運行在鄉、管護在村”的責任體系。全市共明確4名市級林長,42名縣級林長,348名鄉級林長,8413名村級林長,在各級責任區共設置林長制公示牌1000余塊。
圍繞全面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我市突出“科學綠化增綠、保護資源護綠、產業升級用綠”三個重點任務,狠抓林長制工作的落實。
提升質量育好林
2021年,全市完成落地上圖造林面積4451.17畝,完成上級下達計劃任務的116.18%;新增和完善沙區農田林網面積9.52萬畝,固沙降塵,路肩植綠種草全覆蓋長度1200多公里。開展多種形式義務植樹活動,建設“巾幗林”“青年林”等,“我為祖國種棵樹”網絡募捐10余萬元,全市參與義務植樹超過200萬人次,植樹1000萬余株。完成村莊綠化1008個,綠化面積3459畝,協調國有苗圃、國有林場、苗木合作社無償調撥經濟林苗木和綠化苗木10.5萬余株,扶持156個村莊開展綠化美化,科學綠化工作開局良好。
全省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實施20周年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成功舉辦了中國“南竹北移”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學術經驗交流會。舊城林場等5個國有林場聯合成功申報了世界銀行貸款黃河下游生態保護與修復創新項目,申報資金1000萬美元。
看管資源護好林
我市扎實開展打擊毀林專項行動和年度森林督查工作,順利通過國家和省級驗收。建立太陽能智能蟲情測報燈等監測系統,實現了市級監測預報體系全覆蓋。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面積1485.29萬畝,覆蓋率100%,發布市級監測信息11期、縣級100余期。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360余萬畝。常態化組織開展國有林場森林防火巡查,發現并整改火災隱患78項。將101株一級古樹名木錄入國家信息系統,實現一樹一檔。設立野生動物救護站5處,全年救助野生動物70余只。
發展產業用好林
全市新發展林下經濟1.6萬畝,成功創建1處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全市形成了八大標準化果品產業區,無公害產品認證24個,綠色食品認證41個,有機食品認證2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5個,注冊商標22個,“齊魯放心果品”品牌10個,省十佳觀光果園7處,被譽為“中國特色經濟林之鄉”3個,全市林業總產值達到151.35億元。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我市四家花卉企業成功加入山東省省會經濟圈花卉產業聯盟。第十七屆中國林產品交易會上我市斬獲10個金獎,10個銀獎。馬頰河國有林場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冠縣國有毛白楊林場獲得“全國十佳林場”稱號。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