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保文
我今年44歲,是《聊城日報》的一名忠實讀者和通訊員。我每天坐到辦公桌前,第一件事就是瀏覽《聊城日報》。通過《聊城日報》學習領會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借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了解城鄉涌現的典型人物和事跡,揣摩新聞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是我每天的必修課。最高興的是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見著《聊城日報》,欣喜之余,干勁更足。
與《聊城日報》結緣是在2002年。一場意外事故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當我用雙拐撐著身體回到工作崗位時,被安排到宣傳辦公室工作。自此,《聊城日報》成了我的良師益友,20多年來,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
初讀《聊城日報》,一種親切感撲面而來,內容豐富多彩、引人入勝,標題新穎醒目,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但是,對我而言,把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寫下來,登上報紙,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
《聊城日報》是一盞燈,我的指路明燈。通過它,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通過它,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學到了寫作和工作方法,了解了黨的理論政策,感受到了時代的脈動。
從發表“豆腐塊”到重頭文章,我沒少吃苦頭兒、下苦功。為寫好一篇報道,我經常反復采訪、改寫十幾遍,直到滿意為止。為了學習專業知識,我經常主動參加專業培訓,并養成了剪報的習慣,把報刊上的優秀文章一一剪下保存起來,放在床頭,有空就“啃”。20多年來,拐杖壞了13副,三輪助力車換了7輛,我追求進步的腳步從未停歇……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疫情。作為一名黨員,我主動請纓參加抗疫一線宣傳工作。
瑟瑟寒風中,我不顧身體疲乏,整日蹲守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的防疫檢測站,真實記錄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感人風采;后屯村黨支部書記楊立山在抗疫過程中突發腦栓塞,我第一時間趕到村中了解詳情……我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陣地,在《聊城日報》上發表了《35元捐款》《村莊抗“疫 ”故事》《打響愛國衛生運動戰》等多篇優秀稿件。
為助力鄉村振興,我積極宣傳有關政策,并不斷采寫新聞稿件。采寫新聞過程中,我與轄區許多干部群眾成為好友,并陸續寫出了《錦鯉為媒 東西結“親”》《輪椅上唱出自強歌》等多篇報道。
傷殘不可怕,信仰不動搖。今后,我會恪盡職守、筆耕不輟,在《聊城日報》這位良師益友的引領下,唱響時代主旋律,傳播黨的好聲音,講好聊城好故事。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