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宗鋒
4月28日下午2時許,春雨淅淅瀝瀝。高新區新河社區安置房項目現場,山東聊建現代建設有限公司50歲的項目經理潘鳳高正緊張忙碌著,眼前是一棟棟正在收尾的住宅樓。
目前等待驗收的22棟樓,是潘鳳高項目部奮戰了近一年半的“結晶”。
“小帥,把各項材料準備好,要收尾了更不能馬虎。”潘鳳高一邊巡查,一邊叮囑身邊的項目技術負責人費振帥。
“放心,咱們各個流程查得緊,最后更不會掉鏈子。”費振帥笑著回答。
兩獲“泰山杯”,手握“混凝土攪拌器取樣裝置”等8項專利,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山東省援川工作先進個人”“山東省建設系統勞動模范”“齊魯最美建設職工”等榮譽……當了20年項目經理,盡管榮譽一大堆,潘鳳高始終把自己定位為一名普通勞動者。接受采訪時,他強調更多的是,“我有一個好團隊”。
的確,這是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無論是管理團隊,還是施工隊伍,都作風硬朗,業務精干。2009年在北川片口鄉參與援建,勝利完成衛生院、客運站、垃圾站、學校、橋梁等各項建設任務后,他們又接手了全國最大的單體“特殊黨費”援建項目——北川七一職業中學。
可容納60個教學班、4000名學生就讀的北川七一職業中學項目,工期緊,標準高。這支鐵軍克服重重困難,在8個月時間內高質量完工,為聊城爭了光,并拿到了四川省和山東省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方面的最高榮譽獎“天府杯”和“泰山杯”。
回顧那段經歷,潘鳳高紅了眼眶,“當時就是帶著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拼,大家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把工程保質保量完成。”他清晰記得,2010年8月,學校順利交工;9月,孩子們順利入學。一種自豪感,洋溢在工程隊每個人臉上。
“把個人融入集體,以集體淬煉個人。”潘鳳高說,團隊的力量是攻堅克難的“金鑰匙”。
在費振帥心里,潘鳳高強調最多的一個詞是“誠信”。“無論哪個項目,施工方案一定是嚴謹的,施工計劃一定是嚴密的,施工材料一定是試驗合格后再使用,從來一絲不茍。”費振帥說。
不僅如此,潘鳳高還建立了監督激勵機制,以勞動競賽等方式,讓各班組互相較勁,嚴把工程質量、安全、環保關,并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活動。
從業26年,作為一名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潘鳳高幾乎每天泡在工地上。在談到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時,他表示:“勞動者要有理想守信念,要把每個工程都當成自己的大事,用心去做、精益求精,每個環節盯緊,結果自然不會差。”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