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桐 郭洪廣
進入5月,嫩綠的蘆筍迎來收獲季。在高唐縣固河鎮鞏莊村蘆筍種植基地,一株株蘆筍鮮嫩挺拔,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十幾名村民正手持小剪刀熟練地采割嫩莖,然后分選、裁切、打包、裝箱……
“頭一天采割過的蘆筍植株,過10多個小時,第二天能再長20公分左右,還可以采摘。”看到一筺筐采割下來的蘆筍,基地負責人鞏丙春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蘆筍現在一公斤賣到16元,每天采摘下來的蘆花也供不應求。”
今年53歲的鞏丙春是鞏莊村人,初中畢業后一直在家務農。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蘆筍適應性強、易于種植,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便先后去菏澤、濰坊等地多方考察,發現蘆筍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良好,于是,鞏丙春決定發展蘆筍產業。2019年6月,在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鞏丙春籌措資金100余萬元,注冊成立了丙春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20余畝,種植有機蘆筍。
“蘆筍種植后的第1年畝收入5000元左右,3年后收入在萬元以上。”鞏丙春介紹,他還聯系了有關商家專門收購剪下來的筍根,同時,春秋套種兩茬有機菜花,僅此兩項畝增收就達3000元。目前,鞏丙春帶動太和、沙王、史莊等3個村12戶村民發展蘆筍種植400余畝,在家鄉開拓出一條蘆筍產業發展之路。
“我們種植蘆筍,銷售是不用愁的,每年采收的時候,廠家就會到我們村來收購。”鞏丙春說,“采摘的新鮮蘆筍當天就能送到市民餐桌上,其中蘆花中的上乘品種‘金冠’,產量高、品質好,經過加工,遠銷至廣州、深圳等城市,出口日本、韓國等地。”
今年,鞏丙春又打起了蘆筍深加工的主意,計劃投資30萬元建設廠房、倉庫及輔助用房,實現蘆筍一二三產融合。“蘆筍硒含量豐富,我打算以新鮮蘆筍為主要原材料進行精細化制作,打造蘆筍茶、蘆筍掛面等系列產品,讓小蘆筍成長為大產業。”鞏丙春滿懷信心地說。
固河鎮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結合“產業多元化、風險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原則,大力扶持推廣特色產業發展。依托鄉村振興產業園,以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經營主體,發展蘆筍種植產業,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能人+農戶”模式,實現種、產、銷一體化發展。截至目前,全鎮共建成蘆筍基地5個,蘆筍種植面積800余畝。
在擴大蘆筍種植規模的同時,固河鎮積極扶持蘆筍種植合作社與國內多家生鮮平臺、大型商超、蔬菜批發市場等建立合作關系,并積極探索“互聯網+蘆筍產品”運營模式,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蘆筍產品,大幅提高了蘆筍的市場占有率和綜合效益。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