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嘉賓訪談|尹曉東: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7-21 11:30:17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張燕

                7月20日,在2022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啟動儀式上,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段周武與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一起上臺,就“運河文化保護與傳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大運河是流動的血脈,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大運河流淌千年,孕育出評劇、京劇、豫劇、昆曲、柳琴戲、八音會、烏力格爾、錫劇、鼓詞、鳳陽花鼓、梆子等多種藝術形式。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中國戲曲學院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著力以線串點,延續中華文脈,共同構建運河藝術傳承保護新格局,讓運河文化煥發勃勃生機。

                這不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中國戲曲學院開展的第一次合作。在過去幾年中,雙方共同開展了多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海外推廣項目,并且贏得了中外文化界的一致好評。

                “感謝2022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這個平臺,讓我們得以再次合作。未來,我們將在大運河文化保護與傳承、山東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國戲曲在海外的傳播與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尹曉東說。

                大運河聊城段全長97.5公里,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流經的臨清市被譽為“京劇之鄉”;“寧可荒了地,不舍弦子戲”,作為聊城著名的地方戲曲劇種——東昌府區弦子戲也曾名噪一時。

                “大運河哺育了中國歷史,也哺育了中國的戲曲文化。在中國戲曲的發展過程中,大運河作出的貢獻不可低估。特別是明清以來,得益于大運河的滋養,中國戲曲有了飛躍發展。”尹曉東介紹。

                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在尹曉東看來,加大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

                “加大對運河文化的宣傳和推廣,特別是做好向海外的推廣意義重大。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將我們的優秀歷史文化傳播出去,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尹曉東說。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