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圖 記者 李政哲 通訊員 秦磊)8月2日,在位于開發區的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6輛15米長的冷藏車正在備貨區等待裝貨。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冷凍食品項目主管侯華春笑容滿面地說:“項目投產運營以來,我們的速凍水餃、煎餃等預制菜產品供不應求,現在是24小時不間斷發貨。”
投資2.15億元的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冷凍食品建設投資項目,占地8.68畝,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畝均投資強度2300萬元,畝均稅收90萬,是開發區投資強度最高的項目。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韓國希杰集團在聊城先后投資建設了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希杰(聊城)飼料有限公司、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前期陸續進行了9次擴建,冷凍食品項目是其在聊城的第10次投資。
該項目年產預制菜1.6萬噸,可實現年產值4億元,稅收1700萬元,帶動就業1000余人。“我們的核心生產設備主要來自韓國和德國,價值達600萬美元,具有世界領先水平。”侯華春表示,項目的建成投產,意味著聊城希杰食品將成為韓國希杰集團在我國北方最重要的冷凍食品生產加工基地。
近幾年,即食、即烹、即熱、即配的預制菜成為市場新寵。隨著產業迅速發展,全國各地紛紛加碼布局,一個萬億級的市場新藍海正在開啟。在這樣的背景下,開發區將預制菜作為重點突破的新產業新業態,強化機制保障和政策支持,搶灘預制菜產業新賽道。
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弘烈介紹,在項目選址初期,韓國希杰集團中國總部并未考慮把此項目落地聊城。
得知韓國希杰集團投資新項目的消息后,開發區第一時間與韓國希杰總部進行對接,積極打消企業各種顧慮,最終與其在聊城(上海)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推進會上成功簽約。“面對好項目我們及時跟進,從洽談到簽約只用了短短40天的時間。”開發區生物食品醫藥產業園區主任張全瑞說。
在項目落地初期,受疫情影響,設備報關速度緩慢,開發區又積極協調海關部門,縮短報關時間及設備靜置時間,保證了設備按時入廠安裝。不僅如此,開發區還建立“企業吹哨、專班報到”機制,實行“項目管家”服務新機制,協調解決各類問題30余個,僅用11個月時間,就完成3000萬美元的投資建設任務,希杰食品有限公司冷凍食品項目實現投產運營。
“去年,韓國希杰集團在日本、韓國都投資了新項目,目前這些項目的建設還都只處在初期階段,進展緩慢。”林弘烈說,對于開發區推動項目快速落地投產,韓國希杰集團給予了“最佳投資環境”的高度評價。
短評:
新賽道大有可為
■李政哲
預制菜是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是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一次產業革命。當前,農產品“預制化”已成趨勢,預制菜成了企業競速轉型的新賽道。在這條新賽道上,聊城奮力爭先。
無論是搶占市場藍海,還是推進鄉村振興,預制菜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意義重大。發展預制菜產業,聊城有基礎、有優勢,期待我市企業與政府合力抓住機遇期、關鍵期,在預制菜產業新賽道上“沖”出來、“強”起來,成為領航魯西地區乃至全省、全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旗艦。
【編輯:顧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