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軍豪
本報通訊員 王占朝 張淑芹
初秋的水城大地,氣爽風清,景色如畫。
8月25日,2022年“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即將啟動,今年是該項活動連續第六年舉辦。屆時,包括5名院士在內的50名高層次專家將共聚一堂,與我市企事業單位展開對接,共話聊城發展大計。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是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的關鍵所在,是建設“六個新聊城”的必然選擇。
對于人才,聊城可謂求賢若渴?;厥滓雅e辦多屆的“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我市累計邀請23名院士和350余名高層次專家開展合作交流,共簽約項目119個,達成合作意向、解決技術難題640余項。“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擦亮了聊城高端引才、柔性引才的人才工作品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撐。
7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到聊城,就城市水資源、水環境、水處理等情況進行考察,并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中歐膜技術研究院,與聊城水務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資料圖)
一
2017年6月7日,我市聯合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省人社廳舉辦“創新驅動·智匯水城——2017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
2018年7月12日,在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指導下,我市聯合省人社廳舉辦“聚力新舊動能轉換·服務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聊城行暨智匯水城高端論壇”。
2019年9月25日,“廣聚高層次人才·推進高質量發展——2019年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成功舉行。
2020年10月16日,“相約水城·創享未來——2020年院士專家創業導師聊城行”活動舉行,4名院士及100余名專家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2021年10月21日,50多位來自各行業、各領域的院士專家相約聊城,拉開“才聚水城·合作共贏——2021年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序幕。
水城之邀,高朋云集。之所以如此,既是聊城求賢若渴,亦是聊城廣開引才用才之路,讓院士專家有了再展身手的一方沃土。
山東產研博邁得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為數不多的消費級電子產品生產商,其引入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德文團隊實力強勁,有機械自動化、精密加工、電子電路、嵌入式開發和船舶制造等領域的人才15人。目前,丁德文團隊已完成浸入式、泵噴式、魚鰭式和掛機式推進器的研發工作。該團隊研制的電動魚鰭推進器、大功率外掛機填補了國內空白,舵推一體式外掛遙控推進器填補了國際空白,幫助博邁得研發成果順利實現商業化。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博邁得的發展之路,是“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的碩果之一。連續多年舉辦這樣大規模、高含金量的活動,讓聊城的高端引才品牌愈加閃亮,讓“頂級大腦”會聚水城,釋放出“引進一個團隊,激活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的鏈式效應。
二
時鐘撥回到2020年。這一年的“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中,聊城市人民醫院與朱寧文院士簽署合作協議。
朱寧文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英國皇家整形外科學院唯一的華人院士。他在英國率先組建了英國人類皮膚庫,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干細胞技術進行創面修復和微創美容整形治療的整形外科專家之一。通過合作,雙方在再生醫學組織工程皮膚和干細胞、整形外科、修復材料等醫教研領域開展了戰略合作,共同進行國家、省部級課題申報和專利研發,共同推進聊城市人民醫院的醫學轉化、醫藥衛生學術交流和高級人才培養。
同樣,在這次活動中,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教授江麗華到山東天泰鋼塑有限公司指導工作,就天泰公司出口的化肥原料進行深入調研。雙方就該原料的肥效、殺菌作用以及土壤中重金屬離子的有效控制三項課題的研究進行了初步探討,并形成備忘錄。
在2019年的“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中,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專家組團到魯西集團現場參觀,并重點圍繞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鹽酸處理等新技術與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這次活動,為魯西集團探究、研究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下游產品提供了技術合作機會,為集團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氟化工等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一位院士(專家),往往帶來的是一個團隊,甚至一個產業。而高端的人才結構,決定著一個地方未來產業的格局。我市倍加珍惜每次“院士專家聊城行”的重大機遇,加強與高端專家的對接交流,力爭把先進技術項目引進來、留下來、用起來,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三
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是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最基礎的保障。
如今,“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不僅成長為我市招才引智的響亮品牌,也成為全省人社戰線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獲得國家、省相關部門高度關注。
7月27日,省級專家服務基層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聊城市鄉村實用人才培訓學院舉行。省人社廳人才開發處處長蔣裕斌說,聊城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連年舉辦規模大、含金量高的“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打造了富有聊城特色的專家服務基層活動品牌。
有鳳來棲,只因梧桐葉茂。我市打造人才服務平臺,積極培育企業人才載體,5年來共有5家企事業單位獲批山東省繼續教育基地;17家企事業單位獲批山東省專家服務基地,數量質量居全省前列;借助舉辦“院士專家聊城行”活動,協助建立院士工作站4家,幫助企業柔性引才。
廣開引才用才之路,不能忽視本土人才。目前,我市共有28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6名人才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0名人才被評為聊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此外,我市著力強化人才服務管理,出臺了《聊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選拔管理辦法》《聊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年度考核和中期評估細則》等,努力營造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積極奉獻的良好氛圍。
一連串實打實的舉措,在水城聚集起吸引優質智力資源的強磁場。
聊城,正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助推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在區域發展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