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聊城文藝展演在文旅博覽會上放異彩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9-17 09:22:36
              A+A-
              分享

                ■本報記者 孫克鋒

                聊城雜技、東昌古琴、東阿琵琶等在聊城展區相繼亮相,臨清京劇、金氏古箏等在臨清展區登場演出,聊城兩部優秀舞臺劇先后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展演,并在“齊魯云劇場”線上直播,數百萬觀眾為之感動……

                連日來,聊城文藝展演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上大放異彩,展現出聊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受到廣泛贊譽。

                驚險的雜技VS飄逸的琴聲

                “太驚險了,會不會掉下來?”9月16日下午,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聊城展區非常熱鬧,聊城市雜技團演員侯敬偉正在表演《頂花壇》節目,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看?! ?/p>

              7_副本.jpg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侯敬偉身穿鑲花邊的白色表演服,動作猶如行云流水,一招一式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讓傳統雜技節目煥發出迷人的風采,贏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同樣來自聊城市雜技團的于小濤表演了傳統雜技節目《飛叉》。鐵叉在空中飛舞,但又猶如粘在他手中一般,每一個空中的位置和落點都精準地掌控在他手中。隨后他表演的創新節目《太空漫步》,再次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p>

              3_副本.jpg

                同一個舞臺,聊城市文化館任樂媛和馬頭琴青年演奏家白云飛表演的馬頭琴和二胡合奏驚艷四座,悠揚的音樂聲在展區內回蕩,不少游客循聲而來,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的演出瞬間。

                古琴的風韻VS琵琶的靈動

                四把古琴懸于聊城展區右側,透露出濃濃古樂之風?! ?/p>

              6_副本.jpg

                許良一身唐裝,俯身坐在一把古琴邊,凝神靜氣,彈起古琴名曲《流水》,悠揚的音符流淌而出。他的妻子張彥利靜靜站在一旁欣賞。

                許良是東昌府區鄭家鎮人,祖上做漆鋪生意,同時兼做古琴,他的父親許尚俠傳承發揚了古琴制作技藝,使這項技藝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且成立了泰和琴坊。

                現在,許良除了協助父親斫琴,還開辦公益課堂,為古琴愛好者傳授樂理知識和彈奏技法,講解古琴斫制的工序?! ?/p>

              琵琶.jpg

                聊城展區的左側,東阿女孩司琪演繹了琵琶曲《十面埋伏》,節奏時緩時急,跌宕起伏,扣人心懸。他的父親司統興是琵琶的制作者,也是東阿縣琵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東昌古琴、東阿琵琶樂聲交錯,展現出聊城濃濃的古樂風韻。

                迷人的京劇VS熟悉的音符

                “天波府忠良將宮中久仰,聞是虛見是實名不虛揚,怪不得使花槍蛟龍一樣……”9月15日下午4時,臨清展區,隨著悠揚的伴奏聲,臨清市京劇團業務團長陳紅娟表演了《狀元媒》柴郡主唱段?! ?/p>

              微信圖片_20220916192017.jpg

                隨后,臨清市京劇團團長馬士利表演了《監酒令》劉章唱段,遲立國表演了《甘露寺》唱段,吸引了許多游客駐足觀看,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臨清京劇藝術底蘊深厚,不僅有專業劇團,還有京劇協會、票友聯誼會等京劇愛好者組織。臨清市每年定期舉辦京劇票友大賽,曾舉辦首屆全國京劇票友藝術節,獲得“梅蘭芳教育基地”“中國京劇之鄉”等稱號?! ?/p>

              微信圖片_20220916200004_副本.jpg

                同樣在臨清展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氏古箏第五代傳承人李克超現場表演了經典名曲《漁舟唱晚》。該曲流傳極為廣泛,是央視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熟悉的旋律一響,很多游客紛紛停下腳步。

                金氏古箏已有200多年歷史,樂譜《敬修堂箏譜集成》早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其中第三代傳承人金灼南在1912年根據傳統樂曲《雙板》《流水激石》《三環套日》等改編成一曲,取名《漁舟唱晚》。

                革命的精神VS當代的感動

                文旅博覽會期間,18部優秀舞臺劇目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依次展演,“齊魯云劇場”數字演藝服務平臺進行線上直播。聊城有兩部舞臺劇入選,分別是《我們的指導員》和《心向藍天》?! ?/p>

              1.jpg

                9月16日上午9時30分,《我們的指導員》精彩亮相,演員們深情地演繹了一老一小兩位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相互鼓勵、執著前行,最終走出草地取得了勝利,創造了讓指導員感到欣慰的奇跡。劇中并未出現指導員的身影,但時時處處展現出這位年輕黨代表的精神感召力,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帶給人們感悟與感動,引發廣泛點贊?! ?/p>

              2_副本.png

                下午1時30分,《心向藍天》正式上演。該劇講述了民間組織藍天救援隊前往河南進行水災救援的感人故事,他們是退伍軍人,懷著“哪里有需要到哪里去”的軍人擔當;他們是公益事業的踐行者,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

                當日,數百萬觀眾通過“齊魯云劇場”數字演藝服務平臺觀看了聊城兩部舞臺劇,感受了聊城文藝的獨特魅力。

              【編輯:孔祥雷】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