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我與聊城日報社的故事丨偶然遇見,結下深緣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1-11 09:03:34
              A+A-
              分享

              040928200113.png

                潘海杰

                從偶然與《聊城日報》遇見,到現在成為陽谷縣李臺鎮一名新聞通訊員,一年多的接觸,我已經與《聊城日報》結下不解之緣。

                2021年12月,我接手單位的黨建工作,分管領導給我上的第一節課便是要做好宣傳工作。這對于日常僅是寫寫公文材料的我來說,確實是一項新挑戰。一天,我打開同事分享的《聊城日報》電子版鏈接,頓時被它的內容吸引住了,開始每天通過手機閱讀《聊城日報》。

                2022年3月,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出了第一篇稿,兩天后,稿件居然刊登了。我發現,刊登的稿件是編輯修改過的,備受鼓舞的同時,也認識到自己在寫作上的不足。我將原稿和刊登稿件粘在一張紙上,貼在辦公桌旁對比學習。

                從此,我堅持每月寫兩篇稿件,并投到《聊城日報》郵箱,成功與失敗并存。有時,我也向前輩討教寫好新聞稿的方法和要點,隨著投稿次數的增多,我發現,最好的老師就是《聊城日報》,上面刊登的新聞稿就是最好的教材。在潛心讀報中,自己的寫作水平不斷提升。

                《聊城日報》不只是寫作的老師,還教會我要多下基層和黨員群眾交流。新聞稿中反映基層真實聲音的內容最令我感動、令我深思。在開展村級黨組織分類推進三年行動工作中,正是因為我積極參與了示范村與強基村的幫帶互助活動,才一步步引導推進幫帶活動取得實效,我鎮的王集新村僅一年便由強基村順利提升為創優村。

                《聊城日報》的魅力遠不止于此,她的理論、時事等版面,都是我深化理論學習的重要窗口,是我了解時事政治的重要抓手,是我學習創新工作措施和經驗的重要載體。我與《聊城日報》的緣分越來越深,她指引我在學習中不斷進步。我希望能在《聊城日報》這個平臺上,繼續多講基層故事,宣傳先進經驗,引領基層發展新風尚。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