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薛蓓蓓
小寒到,三九至。然而,我市各地“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人員心中,卻涌動著干事創業的陣陣春潮。
企業舉薦直通高級工程師、評審突出創新導向……近期,市人社局與工信局聯合發出關于落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政策的通知,大刀闊斧創新職稱評審機制,釋放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潛能,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匯聚制造業強市磅礴動能。
改革一子落,源頭活水來。臨清市金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焦金國干勁十足。“借政策東風,我和跟著我干了30多年的‘土專家’,都可以獲得專業技術職稱了。這是政府對我們水平和能力的認可,大家創新創造的信心大大增強。”1月9日,焦金國說。
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內驅力
“創新創造關鍵在人才。職稱制度作為科學評價、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揮棒,是激發廣大人才創新活力的重要杠桿。”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辦公室主任李玉嶺說,2022年,我省發出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的最強動員令,工業門類齊全的聊城更是將制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市人社局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為人才發展松綁,力求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造潛能,把更多優秀人才聚集到聊城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來。
政策落地“不漏一企、不少一人”
市人社系統會同市工信系統,積極開展“專精特新”企業職稱評審專項行動,及時準確將政策通知到企業。
“政策實施前,我們開展專項調研,上門問詢‘專精特新’企業意見建議。政策實施后,我們利用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宣傳,確保政策落地落實。”冠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宋利平說。
市人社局對40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并在年度職稱評審工作中第一時間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職稱評審工作進行專門安排部署。市縣兩級人社部門深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開展新政策宣講,積極主動組織職稱申報工作。目前,市“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人員已有312人申報職稱,其中正高級10人、副高級45人、中級209人。
舉薦制開通高級職稱“直通車”
今年58歲的焦金國是首屆“聊城企業家日”評選出的行業領軍企業家,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9件。他扎根鑄造行業,帶領金光機械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
然而,職稱和學歷門檻擋住了焦金國和企業的發展。“比如,我們申報重點實驗室,就需要用到職稱。”金光機械辦公室主任翟蘇新說。
李玉嶺介紹,與以往職稱制度改革不同的是,此次改革,我市對“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實施舉薦制,即企業內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取得原創性科技成果以及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工程技術人才,經企業董事長或研發團隊技術帶頭人署名舉薦,可直接申報工程技術系列高級職稱。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每年度最多可舉薦2人申報高級職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每年度可舉薦1人。
由于金光機械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舉薦制,焦金國直接申報了鑄造正高級工程師。
市場認可和實際貢獻成重要“砝碼”
不僅舉薦制,此次改革在職稱評審時突出創新導向,注重市場認可和對企業的實際貢獻,將“專精特新”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創新創業、技術開發、專利發明、成果轉化,以及技術推廣、公共服務等方面取得的工作績效、創新成果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
“政策太好了。今年我們申報了1個正高、兩個中級、1個初級。明年計劃申報更多。”翟蘇新說。
山東東阿鋼球集團有限公司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工程師楊吉明說:“我們正在重點研發風電軸承鋼球。這次職稱改革?;菁夹g人員,讓我們團隊充滿干勁。”他介紹,風電軸承鋼球目前國內進口較多,研發成功后,東阿鋼球集團產業鏈將得到有效延長,鋼球的最大直徑將由25.4毫米增加到80毫米,有利于增強我國軸承企業與跨國軸承公司的競爭能力,促進國內軸承行業產品升級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