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開局之年起好步 關鍵之年拓新局丨打造冀魯豫交界科教人才新高地——聚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述評之五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1-16 09:46:44
              A+A-
              分享

              lanmu-2.jpg

                本報記者 岳耀軍

                當前,聊城如何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一“牛鼻子”?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答案:“堅持創新引領,推動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聯動發展,努力打造冀魯豫交界科教人才新高地。”

                創新驅動,賦能高質量發展

                玉米芯在農村是不起眼的農作物下腳料,但在山東一諾生物質材料有限公司卻是“香餑餑”——用來生產加工糠醛、糠醇、呋喃等精細化工產品。該公司是以玉米芯、秸稈等生物質基為原材料生產呋喃系列產品的專業生產廠家。近年來,該公司打通了“玉米芯—糠醛—糠醇—呋喃”產業鏈,年產7萬噸糠醇擴建項目被列入2022年山東省重大實施類項目,投產后總體銷售收入可達25億元,稅收2億元以上。

              160929500942.jpg

                企業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科技創新。山東一諾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保持在營業收入的3%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研發項目30余項,完成科技成果轉化32項,并主持制定了四氫糠醇團體標準、參與制定了2-甲基呋喃行業標準。

                山東一諾是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2022年,全市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超過3%,創歷史新高。凈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70家、高新技術企業200家以上,增量均為歷年最多。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1家,專利授權量增長15%。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高水平科技創新,尤其是處于經濟下行周期,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要更加重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行動,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

                搭建平臺,打造創新策源地

                科創平臺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創新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平臺,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策源地,還是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托。

              160931040493.jpg

                發揮科創平臺作用,推進產學研融合深度發展,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山東東信塑膠科技有限公司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2021年,該公司與重慶大學胡少偉教授達成合作,在陽谷建立了博士科研工作站。雙方還聯合成立了山東東信管道科技研究院,參與研發改進的聚氯乙烯管道,在低于零下15℃的環境中仍可正常施工。該公司開發的聚氯乙烯軸向中空壁管、塑料檢查井及安全連接技術,解決了傳統排水管道滲漏、塌陷、壽命短等問題,廣泛應用于市政給排水工程等領域。搭建平臺,借助“外腦”,該公司攻破了一個個難題,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0年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推動全市110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建設了研發機構,基本實現有需求的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我市推動研發機構向“有效覆蓋”轉變,引導已建研發機構開展技術攻關、產學研合作等各類創新活動,切實發揮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的作用。

                隨著創新要素的加速匯聚,更多的科技創新“種子”會扎根聊城這片沃土,茁壯成長。

                引育并舉,匯聚人才“強磁場”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實施青年人才聚集行動,要以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為抓手,深入研究制定政策,既要想方設法留住聊城本地人才,更要努力吸引外地青年來聊就業創業。

              160936400307.jpg

                我市有中等職業學校22所、高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生近6.5萬人,這是一筆非常寶貴的人力資源財富。要以市場化為方向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求、適應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真正把人口紅利釋放出來。

                近年來,我市把人才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引擎,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為各類人才來聊創新創業提供最好資源、最優服務,打造人才聚集“強磁場”。

                剛剛閉幕的市兩會明確了今年的人才發展目標:大力推行人才新政35條,全面落實各項激勵政策。持續辦好院士專家聊城行等活動,引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5人、海外人才100人、高校畢業生3萬人。大力培育“水城工匠”,新增技能人才1.2萬人以上。

                創新驅動發展,創新引領未來。隨著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我市將把科技之光照得更亮,把教育之基筑得更牢,把引才之路拓得更寬,努力建設面向未來、動力澎湃的創新之城。

               ?。ū疚膱D片均為資料圖)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