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來自省兩會的報道丨和美鄉村倍怡人——聊城代表熱議鄉村振興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1-17 09:03:45
              A+A-
              分享

                本報記者 曹天偉

                一場瑞雪,讓省城濟南銀裝素裹、美景怡人。

                對來自農業戰線的代表來說,瑞雪預示著好年景。而來自省政府工作報告的一系列提法,讓他們更加精神振奮。報告提出:“扎實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檔升級。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上加力提效。”代表們表示,報告從維護糧食安全、發展鄉村富民產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3個方面,描繪了新一年鄉村振興的新圖景,必將引領全省農業戰線加壓奮進、砥礪前行,促進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在農業生產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報告提出,開展鄉村振興科技創新提振行動,推進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實施種業振興計劃和良種工程,推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2022年,我市依托“魯西種苗谷”孵化基地,做好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種子研發,僅山東鑫豐、莘州種業兩家種業企業就擁有通過國審、省審玉米自主知識產權品種29個、小麥品種4個。其中,“農大761”品質指標達中強筋標準,“農大753”各項品質指標達超強筋標準。在全省優質小麥高產創建實打測產中,“農大761”平均畝產達到811.06公斤。聊城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正高級農藝師張素芳認為,保障糧食安全,既要“藏糧于地”,也要“藏糧于技”。她建議,聊城市應以良種繁育、農技推廣、病蟲害防治等為抓手,著力提升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加快打造“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示范區。

                同樣是來自農業戰線的代表,高唐縣勇峰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瑞杰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勇峰對農業機械化生產格外關注。他介紹,2022年,瑞杰農機專業合作社完成生產托管59942畝,單畝增產60多公斤,為社員增加效益935萬余元。“建議加快土地流轉及集中連片整治,為大型農機田間作業創造良好條件。”王勇峰說。

                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讓廣大農民從特色鮮明、業態多樣的鄉村產業中拓寬致富路。過去一年,莘縣徐莊鎮紙坊村流轉土地120多畝,種植了圓蔥、生姜和辣椒,在荒廢幾十年的河坡上培育起千米杞柳風景帶,在村莊廢舊宅基地上發展特色食用菌金耳產業,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提起報告中關于鄉村富民產業的部署,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蔚關彥十分激動,“我要把報告精神帶回去,帶領大伙繼續鞏固發展富民興村產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讓村莊更美麗、村民更幸福。”

                群眾的幸福感,既在鼓起的腰包,也在美麗的家園、多彩的生活。過去幾年,冠縣柳林鎮大楊莊村“兵支書”楊本凱帶領村民開展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修建橋梁31座、公路10公里,打通8條斷頭路,安裝路燈332盞,建設了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黨建文化廣場、黨群活動中心及“大楊莊慘案紀念地”,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報告指出,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網八大行動,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這和我們村的實際非常契合。”在楊本凱看來,產業興、村民富、環境美是美麗鄉村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正規劃建設糖果產業園、七彩農場休閑觀光區,打造5公里田園漫道,規劃建設集展覽、接待、培訓于一體的鄉村振興培訓中心。”楊本凱動情地說,“雖然大楊莊是一個小小的村莊,但我們有一個七彩的大夢想,而且這個夢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