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大道通衢暢四方——聚焦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聊城樣板建設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2-20 09:33:01
              A+A-
              分享

                本報記者 曹天偉 本報通訊員 王之榮

                綠水如黛,大道如虹。

                交通興則百業興。2月14日,我市召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聊城樣板動員大會,動員全市上下按照“提標提速提能力、敢闖敢干敢爭先”工作要求,統一思想、加壓奮進,全力打造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聊城樣板,為加快建設“六個新聊城”提供堅強交通支撐。

              142031270195.jpg

                作為全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聊城是山東省的西大門和開拓中西部廣闊市場的前沿陣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時期,我們要發揮優勢、抬高標桿,加快建設現代化、立體化、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努力在示范區建設中當先鋒、創一流、樹標桿,以交通先行激活區位優勢、提升競爭優勢、塑造發展優勢。

                暢通經濟發展“大動脈”

                2月15日上午,濟鄭高鐵聊城西站站房項目建設施工現場,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正鉚足干勁、有序施工。轟鳴的機器聲,成為這個春天最動人的音符。

                “力爭3月底完成高架站房鋼屋架建設,4月底完成側式站房鋼屋架建設,確保聊城西站在2023年底具備乘車條件。”對項目進展,項目部經理王建底氣十足。

                加快推進濟鄭高鐵工程建設、聯試、工程驗收、安全評估等工作,爭取年內盡早建成通車;雄商高鐵去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6年9月建成通車。當下的聊城,正快步邁向“高鐵時代”。

                俯瞰聊城大地,高速路網加速織密、鐵路干道縱橫交錯、農村公路通村入戶、客貨車輛馳騁千里……一幅幅流動的畫卷,描繪著聊城人民隨道路延伸而日益美好的生活。

                從一個個交通項目構想,到一條條大道暢通,我市堅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加快實施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黃河大橋等一批總投資千億元的重大交通項目,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躍升。濟鄭高鐵、雄商高鐵陸續開工,聊邯長高鐵、聊城機場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成型。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98萬公里,行政村全部通瀝青路,基本實現村內通戶道路硬化“戶戶通”。如今,聊城正在成為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

                縱橫交錯的路網,如玉練飄舞、彩虹飛渡,大大縮短了聊城大地的時空距離,暢通了經濟發展“大動脈”,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打造綜合立體交通“大體系”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被人們口口相傳的樸素話語,在新時代的聊城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

                盡管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橫向比較,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短板,聊城是全省6個沒有機場的市之一,是全省2個未通高鐵的市之一。為此,這次大會上,我市印發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聊城市行動方案》,對打造交通雙樣板、實施十二項推進行動作出安排部署。

                “按照行動方案要求,力爭到2025年,聊城將形成‘5軌10高17線1航’綜合交通網發展格局,構建安全、便捷、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成冀魯豫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韓德振介紹,我市將緊盯目標、大干快干,“十四五”期間,謀劃和推進的重大交通項目總投資達到1100億元。

                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格局,重點項目是基礎支撐。今年,聊城市有12個投資過億元項目進入全省重點交通建設項目清單。我市將堅持適度超前、項目為王,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持續推動交通運輸大投入、大建設、大產出。在加快濟鄭高鐵、雄商高鐵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謀劃推進聊邯長、魯中通道、聊城至德州等高速鐵路;加快推進聊城機場建設,集中力量抓好后續工作,同時早謀劃、早推進,全面提高機場建設標準和質量;全力推進東阿至陽谷高速、德上高速臨清連接線建設,開工建設濟南至東阿等3條對外高速,加快構建“兩縱七橫一環”高速網絡。

                暢通交通運輸“大循環”

                把“出???rdquo;搬到“家門口”!近幾年,臨清市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一單制”,通過加快臨清內陸港和海關監管場站建設,培育跨冀魯豫三省的貨物集散基地。臨清內陸港至青島港的海鐵聯運班列運力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不僅方便對外貿易,還對周邊產生了輻射帶動作用。

                交通運輸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是現代流通體系的基礎依托,也是經濟良性循環的重要環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推進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我市將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推動經濟循環暢通高效。

                一方面,推進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化、信息化,構建以交通運輸為中心的物流體系,圍繞路網合理布局物流園區和企業,促進預制菜、冷鏈食品等高效運輸,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以高鐵、機場項目建設為契機,高標準規劃建設高鐵物流園區、航空物流園區;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加快推進公鐵聯運、鐵水聯運等運輸模式,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推進客運服務便捷化、品質化。加快推進客運班線、城市公交、旅游集散中心與鐵路場站的配套銜接,打造集鐵路、公路、公交、出租等運輸方式于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進一步優化城區公交配套服務設施,推進智慧公交建設;推出定制客運服務,由過去的“站到站”變成“點對點”,讓乘客省去大量定點發車等待、換乘的時間。

                大道行開闊,長路寫輝煌。站在新起點,聊城上下正篤行實干、踔厲奮發,持續推動交通運輸大投入、大建設、大產出,鋪就經濟騰飛、百姓幸福的“如虹大道”。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