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閃電評論|讓“兩河之約”成為激活聊城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來源:閃電新聞  2023-03-07 19:21:56
              A+A-
              分享

                明清時,這里就“因水而興盛”,亦曾見證過“舟楫如云、帆檣蔽日”的盛況,被譽為“運河古都”;與此同時,它又是黃河下游的重要節點城市,是現今黃河與大運河交匯的唯一的“明珠水城”。

                近年來,聊城這座有著2500年厚重歷史的“兩河之城”,不斷探索“文旅興市”,從優秀傳統文化挖掘中汲取力量,在文化建設中激蕩信心,以嶄新姿態,滿懷活力的奮進崛起于兩河之濱。

                3月7日,“我家門前有條河”文旅系列活動成果發布——暨2023“兩河之約”(聊城)文旅推廣季啟動儀式舉行,集中展示了過去聊城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并向公眾鄭重發起了一場“兩河之約”。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2022年以來,聊城市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大戰略,創意開展“我家門前有條河”文化旅游系列活動。

                傳統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深度融合,既給聊城帶來了新的創富機遇,更對當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中華民族共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它是先民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探索出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密碼,更是人類共享的文化財富。二十四節氣已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聊城深入挖掘二十四節氣城市美學,創新開展“跟我二十四變”尋游24節氣新聊城新媒體營銷活動,通過二十四節氣的時令變換,展現二十四種新聊城風光,以多種形式展現“24節氣”文化內涵,創意性把傳統文化與文旅產業、新媒體營銷系統結合。該活動成功上榜“2022全省文旅網絡營銷優秀案例名單”。

                聊城以“文旅興市”為目標推動社會全面建設,用“兩創”文化培塑文旅品牌,助力2023經濟提振年高起點開局。

                啟動儀式上,重點推介了聊城“兩河之約XIN體驗”旅游創新線路產品“十佳線路”,包含“兩河之約 聊城故事”兩河旅游線、“崢嶸歲月 魯西記憶”紅色旅游線、“蔬果之鄉 聊勝一籌”鄉村旅游線、“知行合一 快樂成長”研學旅游線、“文博手造 一脈相承”非遺旅游線、“愜意自駕 暢游水城”自駕旅游線路、“古風新韻 旅拍打卡”時尚旅游線路、“阿膠滋補 溫泉療養”康養滋補旅游線路、“東昌湖畔 愜意水城”休閑旅游線路、“民間味道 舌尖旅程”美食旅游線十大線路,精準對接不同市場、服務各類客群,吃住行精品選擇“一網打盡”,為游客提供行程定制專業服務方案。

                通過宣傳推廣方式的創新、文旅消費主管部門的培育引導,聊城文旅市場活力充分激發,今年春節期間,聊城古城累計接待游客28.06萬人次,同比增長91.92%。

                山東手造·聊城有禮

                打響聊城好品品牌

                7日的啟動儀式,現場特別邀請到了3位非遺傳承人代表:山東省級非遺項目金氏古箏代表性傳承人李克超,現場演繹了現代版《漁舟唱晚》;聊城東昌葫蘆雕刻技藝市級非遺項目產品的傳承人賈飛,介紹了東昌葫蘆刻劃如何通過香筒、茶罐、茶折等形式進入到百姓生活;聊城剪紙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梁穎,將傳統文化于當代時尚相結合,其創作的剪紙服裝秀,將傳統紋樣妝效和剪紙服飾、裝飾還有旗袍搭配在一起,“新”“舊”之間碰撞出新的審美體驗。

                除了文旅產業項目的打造,今年,聊城繼續將深耕“山東手造·聊城有禮”品牌作為重點任務,開發系列文創產品,塑強“厚道老聊城·地道新三寶”標識。依托非遺或傳統工藝,通過創意造型,構建符合現代社會審美趨勢,體現聊城文化創意和文化內涵的手造產品體系,讓聊城手造成為文旅消費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2022年6月,“山東手造·優選100”名單正式公布,聊城4項產品入選,分別是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產品為東阿阿膠;臨清市魏家灣貢磚文化傳播展示基地,代表產品為臨清貢磚;山東金號家紡集團有限公司,代表產品為超寫實雙色意匠提花毛巾;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代表產品為純棉真蠟印花布。優選手造產品,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亦是對當今時代的見證,傳統工藝因永不止步的創新創造而展現出愈發鮮活的生命力。

                以臨清三和紡織為例。清中后期,蠟染工藝就依靠大運河從云貴地區傳到了臨清。去年3月入選第一批“好品山東”名單的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一家集紡紗、織布、印染產業鏈條于一體的大型出口綜合棉紡織印染企業。它既是臨清市最大的民營企業,更是世界最大的蠟染布生產基地,其生產銷售的印花布產品,占據全球市場約30%的份額。

                將蠟染工藝同魯西北民俗特色相結合,旗袍、布鞋、手包、床旗、桌旗等文創產品已經成為了臨清的新特色。以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為龍頭,當地高端紡織服裝產業園以在新興原料、新興裝備、技術進步、品種開發、營銷策略等方面加大創新驅動的力度,將智能制造、互聯網和產業加速融合,集群化發展面向客戶定制的精細紡織與高端印染。

                激活存量,做大增量,聊城正為“好品山東”打下文化“兩創”的高質量發展印記。

                河和之契

                續寫“兩河時代”新篇章

                為深度融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戰略,聊城在“我家門前有條河”文化旅游系列活動中,推出了“河和之契”中國大運河、黃河書畫名家創作大展,“大河風華”文化旅游攝影展、隨手記錄家鄉之美“運河岸邊家鄉美”文旅短視頻大賽等影像類活動。

                以筆為媒、以鏡頭為眼,將“兩河之城”靈動的此時此刻定格在二維空間。上百件名家大作,抒發出魅力聊城的風骨意蘊;跨越歷史的光影畫面,凝練著聊城砥礪前行、高質量發展的壯闊征程。

                今年開年,聊城市委書記李長萍提出,聊城這座黃河、大運河交匯的城市,正由20年前的“東昌湖時代”、10年前的“徒駭河時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黃河+大運河時代”。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為城市展把脈布局,指明了目標方向,明確了發展路徑,也充分體現了聊城在引領新一輪魯西崛起中的底氣、決心和使命擔當。

                在聊城,新時代的黃河故事、運河故事仍在續寫。每位聊城人,都是執筆人。

                如今,聊城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切實承擔起保護、傳承、利用好黃河、運河的責任,不斷提升資源品質。“兩河之約”正成為激活聊城發展的新引擎。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