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青青島快評 |又一“山東游記”火了!當“禮遇”不再是一種“奇遇”……

              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2-01-03 19:45:49
              A+A-
              分享

                 青島新聞網評論員 聞青平

                來山東旅游,多名年輕人主動幫助拎行李;一頂皮帽子,列車人員輾轉送到失主手中;帶著“外帶酒水”在餐飯吃飯,服務員送上一碟下酒的花生米;在商場座椅小坐,店員走過來提醒風口太冷請屋里坐……

                最近,網絡上一篇東北退休教師來山東旅游的帖子火了。

              360截圖20220103213313279.jpg

                這位孫老師發帖表示,自己是一名退休教師,來山東旅游了10天的時間,走過淄博、青州、青島、曲阜、菏澤5個城市,一路上碰到了各種好心人,令人十分感動。

              360截圖20220103213321838.jpg

                上述幾件小事不僅感動了孫老師,也引發眾多網友的共鳴,大家紛紛留言邀請孫老師到山東其他城市逛逛,評論區變成了“山東旅游攻略”。

                從北京游客王巖講述的“青島三事”,到孫老師在山東遇到的多件暖心事,還有游客在煙臺遇停車難,陌生人免費為其保管寶馬車……近日,此類新聞屢現網絡,不僅溫暖了當事人,更感動了全網,讓山東人頻頻火出圈。

                如果說一個人的遭遇有偶然性,很多人都有著類似經歷,當“奇遇”“偶遇”變成了“尋常禮遇”,背后一定有著某種必然——山東人真的好。

                綜合網友遇到的這些凡人小事可以發現,山東人的好,好在淳樸、實在、熱情、不虛偽,重行動等。這些特質是如何形成的?首先,筆者認為,與山東的文化基因密切相關。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孔門儒學便開始發端,仁義之風遍吹齊魯大地,形成了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

                其次,新時代的文明風尚與傳統文化相因相生,不斷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和處世原則,誠信、友善等品質內化于心,成為了人們的行為自覺。

                另外,“好客山東”品牌影響力日益凸顯,浸潤山東兒女心靈,成為一種集體意識,無形之中對個體自我行為加以規范和約束。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山東人的好,也一定與經濟發展水平密不可分。近幾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山東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一直處于前列,人們生活富足,精神面貌和道德水準也不斷提升,并作用于經濟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雛鳳清于老鳳聲”。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這一件件暖心小事中,有不少年輕人的身影。他們主動幫助老人提行李,作為志愿者積極幫別人解圍等等。他們是“90后”的一代人,是“Z世代”,他們大多從小衣食無憂,受到過良好的教育,視野更為開闊,舉止更為文明,他們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主力,為社會帶來一股新風。

                東北退休教師孫老師說,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小事更見人品、見心意,現今社會山東的人們還依然這樣善良純樸,難能可貴。

                其實,我們看到山東人的好,也要看到全國人的文明素質水平都在大幅提升。筆者在去外省市旅游時,也時常被外地人給予的關照和溫暖感動不已。身處異鄉時人的感受更為敏感,一點微光也會照亮全身心。而溫暖是會傳遞的,懂得感恩,便也會懂得施恩,社會暖流穿梭,人間便更可愛。

                小事不小,小事也蘊含大道理。文化名人馬未都曾在節目中說了這么一個道理: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是親三分客”,親人之間也要保持謙恭,而對待陌生人要“熟”一些,即展示友好,盡力提供幫助。

                我們所處的環境,一是自然環境,二是社會環境。盡力去幫助陌生人,會獲得“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悅,在親人和熟人之間打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為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創設優良的社會環境,也是一種修行和智慧。

                所以我們的社會,除了“山美水美”,我們還追求“人更美”。成人之美,人也會成你之美,豈不美哉?

                近日翻看花樣贊青島夸山東的北京游客王巖的抖音,一直在被感動著,她收到了山東小伙伴寄來的各種特產,一個勁兒地表達感謝,并不斷地夸贊山東人好,山東的產品好。這樣一種雙向感恩的情感局面,真好!

                有一種美,叫山東人。有一種感動,叫遇到山東人。

                來山東旅游,“禮遇”不再是一種“奇遇”……

              【編輯:郭艷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