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評論員 陳玉凝
“點了一籠包子,一碗餛飩,酒還是我從外面買的,人家還給送花生米,給錢老板堅決不收,這山東人啊太實在了,心眼實。”
“我感覺山東人太好了,真的太好了,我走過全國一百多個城市,頭一次享受這種待遇。”
“經歷了幾件小事,雖然有限,但足以令人感受到山東人的善良純樸。”
十天的山東旅游,給來自東北的退休教師孫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動,對山東人更是贊不絕口。
落在火車上都能失而復回的皮帽子,走哪都能遇到的幫忙拎箱子的熱心小伙子,免費送上“配小酒的花生米”的包子鋪服務員,主動提供溫暖休息處的商場售貨員……孫老師“忙不迭”的把在山東遇到的一件件小事分享給大家,一篇旅游的游記,更是一封對山東的表揚信,一份對山東人質樸善良,“心眼實”的認可。
厚德載物的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是圣人孔子的故里,山東人受儒家文化熏染數千年。山東人的“心眼實”,已深深烙在了每一個山東人的心底深處,他們內斂,羞澀,不善于用華麗的語言表達,但是行動上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山東人的“心眼實”,體現在大大小小的每一個時刻。無論哪個省份,哪個地區遇上什么樣的災難,山東人永遠沖在支援、捐助的第一線。非典送糧食,新冠送“醫療”,雪災送能源,洪災送皮船,每一次馳援都有山東人的身影。上到人員卡車呼吸機,下到大蒜大蔥大白菜,沒有山東沒捐過的東西。全國各地的網友都紛紛評論:“山東真是個神奇的省份,一方有難山東必支援。”“每次大災時,山東都能做到缺啥給啥、隨叫隨到、不叫自發也得上。”近日西安實施封閉管理,山東老百姓自發捐贈的幾十噸蔬菜一批批的送了過去,“我們山東人就這樣,缺啥,你說,缺多少,你說,只要缺了,我就給”……山東人就是這么的“心眼實”,有什么給什么,有多少給多少,不存一點的“私心”。
著名教育學家張天麟曾經說過:山東人乃中華民族的“長子”。而在國人的心中家族中的長子有擔當,多忠厚,肯吃苦,這種秉性在世世代代的山東人心里血脈相承。高質量發展中的山東日新月異,但這份善良、樸實、擔當卻不曾改變,它已成為每個山東人最好的名片。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