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東的這個“↓”,振奮人心

              來源:風口財經  2022-01-22 09:45:37
              A+A-
              分享

                日前,山東公布2021年經濟“成績單”:生產總值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3%。第一個“8.3”,代表著這個經濟強省的實力再上新臺階。第二個“8.3”,更是跑贏了全國大盤,是在“穩”和“變”中闖出來的“山東速度”。

                也許因為成績單太過亮眼,以至于一個指標的下降被很多人忽略——萬元GDP能耗。

                這是一個低調,卻至關重要的“↓”。

                2021年,山東PM2.5平均濃度同比改善15.2%,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省市列第二位;優良天數平均比例71.1%,同比改善2.3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平均3.6天,同比改善六成。山東的“8.3萬億”,是把能耗打下來的“8.3萬億”、是含碳量不斷降低的“8.3萬億”、是山清水秀、繁星閃爍的“8.3萬億”。

                生態環境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底線和支撐。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一定是生態文明極大繁榮的發展。傳統工業大省山東,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上打的這個樣,振奮人心!

                1月17日在山東省榮成市大天鵝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大天鵝。新華社發

              把能耗打下來

                2018年1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獲批。方案結合山東實情,確定了化解過剩產能、發展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等主攻方向,一場先行先試的新舊動能轉換攻堅戰在齊魯大地打響。

                錯過了寶貴的“窗口期”,明天將面臨更大的痛苦,甚至可能跌入萬劫不復的陷阱。只有先做好“去”的文章,甩掉低端產能的“壇壇罐罐”,才能把“籠子”騰出來,讓優質資源向高端產業和項目集中,為培育新動能釋放空間。

                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要求,這個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工業大省,強忍著陣痛,笑對著壓力與挑戰,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全面、系統、頗具“山東特色”的產業大調整。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山東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全年壓減粗鋼產量1209萬噸、焦化產量1400萬噸,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產量控制任務。山東裕龍島煉化一體化、世界高端鋁業基地、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等重大制造業項目建設加快。出臺了新能源產業、氫能、海上風電等規劃,70個縣納入國家整縣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試點,數量居全國首位;世界首個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在榮成并網發電,首個核能“水熱同產同送”科技示范工程在海陽核電建成投用;半島南3號、4號首批風機并網發電,實現在建海上風電“零突破”。隨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持續提升,山東萬元GDP能耗持續下降。

                1月5日,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的青島頤和針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紡織工人在生產服裝面料。新華社發

              咬得住牙,打得贏仗

                外界對山東的目光,有質疑,但更多的是期待。

                而山東,沒有辜負這種期待。

                咬得住牙,打得贏仗。山東經受住了經濟負重轉型的陣痛、多重矛盾交織疊加的壓力、各種重大風險的挑戰、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沖擊,在浴火重生之后迎來生動局面。

                過去的一年,山東發展動力越來越強。山東堅持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壯大,數字賦能應用明顯提速,濟南起步區建設全面展開,謀劃推進大科學裝置、海上風電、高速鐵路網、現代水網等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引擎性工程,經濟提檔升級態勢強勁,發展后勁支撐夯實塑強。

                過去的一年,山東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山東聚焦傳統動能改造升級,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裝備工業比重達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業比重達28.1%,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聚焦新興動能培育,“四新”經濟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提升至51.2%,聚焦新消費模式拓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4.1%。

                過去的一年,山東高質量發展成色越來越足。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主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9.5%。財政收入質量提升,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75.2%,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量的躍升、質的突破、穩的延續。

                這是2021年12月1日在山東省壽光市羊口鎮拍攝的鹽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決勝“突破之年”

                信仰如山、信念如磐、信心如鐵,才能行穩致遠。

                在欣欣向榮、錦繡繁華的齊魯大地上,“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新勢力”正在加速崛起,“新動力”正在加速培育,“新活力”正在加速迸發。“雙碳”目標下的高質量發展,這是山東給出的答案。

                打硬仗,啃“硬骨頭”,越到最后越要繃緊弦,越到沖刺越要咬緊牙關。

                2021年12月31日,山東省政府印發《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肚鍐巍吩谘永m去年36項支持政策基礎上,又針對產業集群培育壯大、關鍵技術攻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創新載體建設等方面,謀劃提出了14條新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新出臺的14條政策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主體建設加強政策供給,是聚力穩中求進,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

                新舊動能轉換是時代課題,之前無例可循,劈山才有出路,實干才有答案。山東人的骨子里,卻偏偏有股子“敢打最難仗,敢奪最險關”的倔強。在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決戰決勝之年,倔強的山東,必定會交上一份令人驚喜的大省答卷。

                撰寫/風口財經記者 李兵 劉曉

              【編輯:龐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