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動能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進出口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39.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4%,美元計價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一年之內突破5萬億和6萬億兩大關口,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達到21.5%。受益國際貿易繁榮,今年沿海省市經濟表現普遍不錯,如已公布數據的山東、浙江、天津,增速都創下了近年新高,而內陸省市的表現則相對平庸,如四川、湖南等。
2、工業原料
中國是全球最大原礦進口國,也是最大工業原料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幾乎所有工業國都需要中國工業原料支持,才能維持基本生產。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對中國工業金屬、化工原料、醫藥原料的依賴度超過50%,某些領域超過80%。受全球供應鏈被疫情擾亂、美元超發、全球能源轉型等因素影響,2021年各種工業原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資源型經濟體受益巨大。在國內,主要受益省區有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云南、江西、甘肅、青海等。
3、高新技術產業
隨著中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崛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2021年中國先進制造業增速18.2%,數字經濟增速超過20%,遠快于傳統產業增速,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增速更是分別達到145.6%、44.9%、33.3%,是傳統經濟增速的3倍以上!中國正從傳統工業強國,走向科技強國、高新技術強國!高新技術產業占比較高的省市經濟相對更健康、更穩健,如廣東、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北京等。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三個方面依然會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來源。
截止2021年1月19日下午,已經有12個省市發布了初步統計的2021年GDP數據,具體表現如何請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到,增速最快的是內蒙古,名義增速達到了18.17%,其次是海南17.04%和江西14.82%,增量最多的是山東,達到了9967億,差點破萬億,其次是浙江8903億??偟膩碚f,今年中國各省市經濟表現都非常亮眼,名義增速普遍在10%以上,達到了過去十年最快水平!
有兩個地區的表現最出人意料,我認為應拿出來重點談談。
一、山東
GDP83096億,增量9967億,名義增速13.67%
山東經濟轉型之快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經歷了關停近1萬億增加值(換算成工業產值約3-4萬億)落后產能的打擊,山東不僅沒成為東北第四省,反而騰籠換鳥,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了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洗精伐髓,涅槃重生!
這樣籠統地說,可能不太清晰,讓我們以山東經濟最弱的棗莊為例,他過去三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代表,棗莊的轉型曾經充滿曲折,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從,但過去幾年在內外形勢的逼迫下,棗莊的轉型速度比過去的十年二十年還要快,僅過去兩年就接連迎來了:總投資200億的欣旺達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80億元的中國獸藥谷項目、總投資70億的保力新擴產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總投資30億元的中國嗅谷項目、中國建材科創院、中國建材光芯科技……。目前棗莊已經成為北方最大的鋰電產業集聚區之一,綠色建材、新材料、裝備制造、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也日新月異,不斷前進。
棗莊正從一座礦工城市,成長為先進制造業城市,經濟基礎越來越牢固,發展越來越有底氣,隨著這些重大項目的投產,2025年左右棗莊將迎來全新的時代。
棗莊的變化只是山東變化的縮影,更大的變化在菏澤、臨沂、濰坊、青島、濟南等城市以更大的規模和更高的水平發生著!以工業為基礎,以產業轉型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為主要任務,這是山東轉型成功的關鍵!
2021年的山東:糧食總產超過1100億斤,全國第三,第一產業增加值全國第一;二產增加值33187.16億元,名義增速1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84.5億元,增長11%,其中稅收收入占比達7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萬億元;進出口總額達2.93萬億,增長33.2%,其中出口1.76萬億,增長34.8%。
毫無疑問,2021年對山東來說是非常充實、美好的一年!
但我認為,2021年山東最大的價值是“山東轉型模式”給東北,甚至整個北方,樹立了一個可以復制的樣本!
二、天津
GDP15695.05億,增量1611億,名義增速11.44%
2021年對天津來說絕對是重生的一年,這種“重生”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經濟重生:GDP名義增速11.44%,與西部中心城市重慶相當,一掃過去幾年的下行趨勢,重回發展快車道。這說明天津的經濟轉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新舊動能實現了轉換,天津的發展將掀開新的篇章!
二是信心重生:11.44%的名義增速,在一線新一線城市中已可稱得上上佳表現,天津為此奮斗了3年,從關停落后產能,經濟失速,信心塌方,苦苦求索,到現在原地站起,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是一場困難重重的重生之旅,期間稍有不慎和懈怠,就可能像當年的日本那樣,自暴自棄,徹底躺平,好在天津挺過來了!
三是產業重生:天津經濟重生的背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產業重整,淘汰落后產能,建立以集成電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精細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的全新的產業體系。2021年,天津的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了170%、54.3%和53.2%。
2021年的天津:二產增加值5854.27億元,增量達1050.2億元,名義增速21.86%;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增值20.3%,利潤增值52.1%;集裝箱吞吐量達2027萬標箱,增長10.4%,增速為北方主要港口第一??梢钥吹?,工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在天津經濟復興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三年,頭頂泰山一般沉重的壓力和網絡冷言冷語,重構產業,重建信心,新舊動能轉換,重塑發展道路,經濟滿血恢復,這個天津不簡單!
未來,隨著北京功能重新定位,雄安新區穩步推進,天津周邊經濟環境將大為改善,天津將能從京津冀經濟圈中獲得更大發展動能!對天津未來,我認為應高看一眼?。▉碓矗撼鞘型醭?/p>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