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東:鍛長板補短板 夯實塑強工業基本盤

              來源:大眾日報  2022-01-25 15:45:08
              A+A-
              分享

                ●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7.3%,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

                ●1-11月,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146.6億元,增長36.3%,兩年平均增長24.2%

                ●全省41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實現增長,增長面82.9%,25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北京冬奧會臨近,山東制造的第一臺國產雪蠟車,正在為國家越野滑雪隊作最后的備戰保障。這臺世界領先的雪蠟車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由山東省工業設計院、中國重汽等聯合攻關,展現了“山東制造”的雄厚實力,凝聚著“山東創造”的集體智慧。

                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是山東經濟的基本盤,支撐著山東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進入“十四五”,山東工業在鍛造長板基礎上著力補齊短板,繼續保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發展態勢。

                山東經濟“年考”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與全國持平,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6%任務目標;兩年平均增長7.3%,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

                智數賦能增效 加速邁進高端

                生產型互聯網對網絡低時延、可靠性、穩定性等要求極高,傳統移動網絡只能“盡力而為”。而現在,在全數字工廠、能源、無人駕駛、裝備制造等領域,因為有了確定性網絡支撐,閉環控制、智能運維與安全管理得以實現——這來自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山東建成覆蓋16市的全球首張5600公里確定性網絡。

                2021年,山東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主攻口”展開深刻變革和深度調整,為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行業增長穩定性持續鞏固。來自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的數據顯示,全年全省41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實現增長,增長面82.9%,25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去年有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達產達效,產品形成較強市場競爭力。”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張祥關注到山東化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全面增長,營業收入和利潤躍居各行業首位。消費品制造業回升步伐不斷加快:全年食品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1.2%、13.4%和12.6%。

                高技術產業支撐有力。2021年,山東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5%,兩年平均增長14.1%。“新生優勢加速凝聚!”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的這一論斷讓人印象深刻。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例,增加值占裝備工業比重已達46.4%。同時,全省規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在去年10月已首次突破萬億元規模,全省信息技術產業收入增長也創下五年來新高。

                企業效益改善。1-11月,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146.6億元,增長36.3%,兩年平均增長24.2%。這支撐著企業信心恢復:一些企業產銷放量、擴規增效,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在濟南,山東泰鋼、浪潮集團、臨工重機等重點企業,預計一季度將新增產值約63億元。

                持續精耕細作 筑牢產業基礎

                山東工業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態勢背后,有產業完備、門類齊全提供的強力支撐,更來自部門、地方直面困難、科學施策與企業創新圖變、努力成長。

                “去年,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成立了芳烴產業鏈黨委,鏈主企業是班子成員。”東營威聯化學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房永濤提到,這實際是搭建一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合作共贏和直接對話的機制。他介紹,企業已搭建起“一個研究院+兩個研發基地+N個研發平臺”的研發體系,部分新材料已進入中試階段。

                過去一年,山東堅持沿鏈謀劃、做優生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更強。“鏈長制”全面推行,聚焦42條關鍵產業鏈,精準繪制“1張圖譜+N張清單”,厘清重點產業鏈“四梁八柱”;省市一體開展補鏈延鏈強鏈行動,策劃產業鏈重點項目460個。

                科技創新與轉型升級都要落實在企業上。在山東,一批在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加速涌現:去年獲評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7家,并獲得中央財政資金3.86億元,企業和資金數量均居全國首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72.4%屬于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重點產業領域,去年營業收入增幅高于面上中小企業8個百分點左右……

                “我們定向發布重點產業鏈高端提升和短板突破的目標方向,鼓勵支持這些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專項和工程,在補齊產業鏈條、彌補關鍵領域短板中發揮作用。”省工信廳副廳長安文建介紹,去年山東圍繞軌道交通裝備、聚氨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舉辦專項對接,49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鏈主達成合作事項59項。

                提升發展能級 以進促穩

                新一年,穩定宏觀經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一系列目標的實現都有賴于牢固的全省工業經濟基本盤。“實現開門紅是有條件、有基礎的。”省工信廳廳長于海田提到,今年山東工業將在穩的前提下,強化在關鍵領域的進取,深入研判工業經濟形勢,針對突出問題研究實施好對沖措施。

                省工信廳近期組織的調研顯示,總體看,多數市信心充足,認為新一年機遇大于挑戰;同時各市反映了一些影響增長的不利因素,如出口放緩等。

                工業穩增長,光“守”不行,還必須以進促穩。“要繼續加大優化提升產業鏈的力度,尤其進一步激活鏈主企業的積極性。”張祥認為,目前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在合作領域及方式等方面的實現路徑有的尚不清晰,導致協同度不高,可推廣濟南等地根據鏈主企業產業鏈群帶動能力與成效給予分檔獎勵等做法;中小企業也需進一步深耕細分市場,在產供銷協同和質量控制方面更好滿足龍頭企業要求。

                上述調研摸查的各市,新增規上企業和重點工業項目建設數量多數已有新突破,為一季度增長打下了基礎。去年11月底的統計顯示,全省新納統規上工業企業增長明顯,可對今年一季度產值形成有效貢獻;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新投產項目也將在今年一季度正式發力,成為山東省今后一段時期工業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已進一步明確“五個減量替代”和“四個區分”政策要求,對“兩高”項目管控實現精準定位,為企業發展松綁解捆、吃下“定心丸”,動能轉換空間將進一步拓展。

              【編輯:龐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