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道
邊培訓、邊籌建、邊爭取、邊申報,今年1月13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在青島揭牌。在此之前,已有來自43個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3000余人次來參加過培訓。經貿學院的建設將加強經貿人才隊伍培養,為多邊經貿合作搭建起新平臺。
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其中提到,做強開放載體平臺,加強自貿試驗區系統化、集成化制度創新,建設自貿區聯動創新區,籌建黃河流域自貿區聯盟。做實、做好、做美、做響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加快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建設。
山東省港口集團
山東自貿區自成立起,不斷先行先試,探索片區創新發展之路。濟南片區作為歐亞運貿集結中心之一,在董家鐵路貨運中心開通運營后,打通“陸海聯運大通道”,創建中國首個“鏈上自貿”數字化平臺,在云端為商品構建標識解析質量碼,讓通關更通暢,突破“不臨空、不臨港”的瓶頸。
青島片區推進數智自貿區建設,啟動航運貿易金融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打通信息“大動脈”,依托單一窗口、港口系統、監管系統、自貿服務系統,對接形成完整的信息閉環,將實現保稅貨物的統一登記、公示、查詢和輔助監管,為片區大宗商品交易提供有力支撐。
煙臺片區疊加中韓產業園的片區機遇,在全國率先推出“跨國審批”“跨國包機”“跨國研發”“跨國制造”模式,簡化韓國企業原產地資格擔保手續,年均為企業省下800多萬元稅款;通過檢驗檢疫“端口前移”模式,讓活水生動物快捷通關,扇貝出口韓國從原來的需要一周多,變為現在不到3個小時即可通關。
近日,隨著RCEP生效,上合示范區RCEP監管服務創新試驗基地正式揭牌,將在助推貿易便利化提升、中歐班列發展、疊加建設TIR國際道路運輸集結中心+國際聯運綜合港、探索打造上合國家食品農產品進口平臺、支持創新建設跨境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先行先試。
青島海關關員在轄區紡織品出口企業開展原產地調查 陳星華/攝
山東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據海關統計,2021年山東省進出口2.93萬億元人民幣,自2016年以來,連續第6年刷新歷史記錄,比2020年增長32.4%,比2019年增長43.1%。其中,出口1.76萬億元,增長34.8%。在前6大主要外貿省市中,山東進出口和出口增速均居首位,進口增速居第3位。
山東對外開放的路變得越來越好走。2021年,中歐班列(齊魯號)全年開行1825列,同比增長21.2%;推出“中老國際班列”,為山東搭建日韓—中國—東盟的黃金通道。山東港口持續完善擴大全球航線布局,海向新增集裝箱航線34條、陸向開發建設內陸港26個,開通海鐵聯運班列72條,構建起“輻射日韓、連接東南亞,貫通印巴、中東地區并連通歐美的遠洋干線”國際中轉大通道。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