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東投資就對了!”
隨著山東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時常有企業家由衷地發出這樣的感嘆。
近幾年,矢志于營商環境創新的山東,披荊斬棘,上下求索,為全省營商環境帶來有目共睹的可喜變化。在虎年開工第一天召開的全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上,營商環境滿意度已躋身全國第一方陣的山東,再次吹響了沖鋒號——把營商環境創新作為要重點抓好的“十大創新”之一,開展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讓山東營商環境在全國第一方陣中持續爭先進位。
營商環境創新,山東是認真的!
緊迫感:坐不住,等不起
這兩年,山東的營商環境創新“坐不住、等不起”,密集發力,舉措連連。
這些年山東在營商環境方面放的“大招”
2020.3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的指導意見》,推出流程再造“1+N”制度體系,首批重點突破“打造精簡高效政務生態”等12項具體流程。
2020.5
省政府印發《關于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圍繞打通企業難點堵點痛點、打造透明穩定的政策環境、全面提升企業便利化水平、精準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推出18項優化措施。
2020.9
《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經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將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要求上升為法律規范,明確了相關部門的責任,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2021.4
省政府印發《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實施方案》,瞄準“走在全國前列”目標定位,對標全國最優水平,補齊補強短板弱項,鞏固提升既有優勢,推動營商環境評價18項指標在2020年基礎上實現較大突破。省法院及省政府有關部門分別制定了18個“配套措施”,構建起“1+18”政策體系,共推出191項改革舉措。
2022.2
在虎年第一個工作日召開的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上,“加強營商環境創新”被確定為要重點抓好的“十大創新”之一,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隨之展開。
步步緊隨,環環緊扣,銜枚疾進,馬不停蹄。急行軍似的改革步伐,透著一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透著一份開弓沒有回頭箭、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絕。
執行力:有想法,有辦法
這幾年,山東的營商環境創新“狠抓落實”,有想法,更有辦法。
01
強化組織領導,高位推動、上下貫通、齊抓共管
山東成立了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第一副組長、有關省領導任副組長的省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頂格推進改革。各市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靠上抓,舉全市之力推進改革。
02
壓實工作責任
每一次改革都有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措施、工作進度,將改革任務清單化、項目化,細化施工圖、時間表、責任鏈,把任務分解到位、落實到人,向社會公開承諾,逐一兌現。
03
“硬化”督導考評
強化過程控制與結果評價,真督實查,將落實相關改革任務的情況列入重點督查事項,并作為省直部門(單位)和市縣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建立改革任務臺賬,跟蹤落實改革情況,綜合運用督查、審計、明察暗訪等方式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全程監督,定期調度通報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改革任務進展情況。
△在山東,企業開辦普遍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2018年9月,省政府印發《山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實施方案》,借鑒世界銀行和其他省的做法,結合山東實際,推出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開始委托公開招標確定的第三方機構,對全省各市實施營商環境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優。隨后,山東更是將營商環境評價成績納入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對國評成績進入全國前列的指標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和城市以及省評前三名的城市,進行加分獎勵;對國評排名靠后的指標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城市以及省評后三名的城市進行減分、約談;對有關部門和市自主創新的在全國領先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加分獎勵,并在全省復制推廣。諸如此類的舉措,讓營商環境創新有了更充足的執行力支撐。
系統性:全面優化,協同推進
這幾年,山東的營商環境創新堅持系統思維,全面優化,協同推進。
營商環境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流的營商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和諧穩定的人文環境、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優質溫馨的服務環境,一個都不能少。在營商環境創新過程中,山東堅持系統思維,圍繞推進“3545”專項改革、簡化企業水電氣暖報裝、實施精準協同放權、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準入門檻、清理規范中介服務、構建新型監管機制、推進法規規章立改廢釋等推出了一系列新招實招硬招,對營商環境進行全方位的優化。
與此同時, 山東也特別注意營商環境創新與數字變革創新、產業生態創新、要素保障創新的協同推進。數字變革創新,不僅催生了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更借助數字政府、數字機關建設,為營商環境創新賦能。近年來,山東不斷出臺政策措施,精心打造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群眾少跑腿,越來越多的事項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一網通辦”“掌上可辦”“一次辦好”。
△山東捷瑞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沖擊新三板。產業生態創新,不僅能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更能以提升產業鏈完整性、供應鏈穩定性,為置身其間的企業“遮風擋雨”。作為經濟大省,山東產業門類齊全,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和197個工業中類。去年以來,山東聚焦42條關鍵產業鏈深入實施“鏈長制”,配套建立“鏈主”企業牽頭主導、產業鏈聯盟合作等4項工作機制,繪制“1個圖譜+N張清單”。省市一體開展補鏈延鏈強鏈行動,策劃產業鏈重點項目460個,建立公共服務平臺100個,服務企業4萬多家。
要素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素保障創新是營商環境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一些地方項目落地慢、動能轉換慢、創新力不強,都與要素配置通道不暢、機制不優、保障不力,有著直接關系。為此,從去年開始,山東強化要素保障方面的改革創新。聚焦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提出5個方面的20條政策措施,打破市場分割、區域壁壘。與此同時,探索實施要素差異化配置,讓要素跟著項目走;“出清”“盤活”“提效”并舉,在內生性挖潛上發力。
在推進過程中,各項創新相互支撐相互激蕩,讓營商環境創新更系統,更穩健,更富成效。
方向感:爭先進位,目標一流
這幾年,山東的營商環境創新“努力走在前”,目標一流,奮勇爭先。在營商環境創新過程中,主動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對表國內先進理念和最佳實踐,找差距定方向,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達成這一目標,山東上下求索,創下了一系列“全國先例”。
率先實施“一業一證”改革
50個行業實現企業“拿證即開業”,辦事環節、申請材料、審批時間平均壓減70%以上。
率先實行“三免費”
率先實行新開辦企業印章刻制、涉稅辦理、證章寄遞“三免費”,率先實現電子營業執照系統省市兩級全覆蓋。
率先設立企業訴求“接訴即辦”省級平臺
全面推行“企有所訴、我必有應、接訴即辦”,辦理結果滿意率95%以上。
率先推行簡易注銷改革
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為20天,率先全省推行營業執照與許可證件聯合開辦、聯合變更、聯合注銷“三聯辦理”。
率先從市政報裝等6個方面合并同階段同部門審批事項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由73項壓減到48項。
率先實行了“多測合一”改革
將工程建設項目13個測繪事項分階段整合為3個綜合測繪事項,實行“一次委托、聯合測繪、成果共享”,全流程測繪時間壓縮三分之一,綜合費用降低20%。
率先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制度
將企業按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劃分為A、B、C、D、E五類,按等級對企業實施差異化監管。
率先開展跨境貿易“先期機檢,碼頭直提”試點
每個集裝箱節省企業物流成本約600-1000元。
付出就有回報。在2020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山東營商環境建設整體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在全國25個營商環境便利度高、市場主體獲得感強的城市中,山東坐擁四席,濟南市、青島市、濟寧市、煙臺市榜上有名。全國工商聯2021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的營商環境滿意度位列全國第5名。
△青島港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中心。營商環境創新沒有止境。營商環境優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十大創新”的展開,山東的營商環境創新將有新舉措、新成就、新境界。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回應和詮釋企業家們的那句話:“到山東來投資就對了!”
策劃:朔方
編輯:云韶
圖片:齊魯壹點、大眾日報客戶端、網絡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