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東手造:守住傳統文化底蘊 造出時代文創之“花”

              來源:齊魯網  2022-03-17 20:44:20
              A+A-
              分享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最近一段時間,山東手造頻頻亮相。無論是兩次走進世博會的萊蕪錫雕,還是先后亮相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巨野工筆牡丹畫,抑或是占全球風箏生產總量逾70%的濰坊風箏,都讓人們體驗到包容萬象的山東手工技藝魅力,感受到齊魯大地上傳承千年的生活美學。

                這些手造,都是中華傳統文明的瑰寶,亦是世界了解中華文明的一扇窗口。對山東來說,更具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促進鄉村振興等深遠意義。

              圖/濰坊風箏

                在本月初召開的“山東手造”推進工程視頻會議上,山東明確提出著力推動“山東手造”全面起勢,讓群眾在“山東手造”這個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真正獲得受益。而同步推進的《“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實施方案》則成為指導“山東手造”發展的頂層設計。

                眾所周知,山東有著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底蘊。這里不僅是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更是非遺大省。根據公開報道,山東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國家級名錄186項,省級名錄1073項,另有市級和縣級名錄近17000項,總量居全國前列,為打造“山東手造”品牌提供了強大支撐。

              圖/非遺寧陽許氏面塑

                這些山東非遺,雖流傳日久生命力卻經久不衰,究其原因,離不開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感體驗。比如久負盛名的煙臺剪紙,因不久前在央視各頻道循環播出的《虎虎生威》春節動畫短片,引起觀眾矚目。動畫短片中的“寅虎窗花”采用陰陽結合、線線相連的構圖方式,將煙臺剪紙象征性隱喻和裝飾類語言符號融入其中,通過夸張變形的手法予以呈現。一幅看似簡單的剪紙作品,卻因精妙的剪紙技藝、獨特的藝術審美、美好生活寓意令人心動。

              圖/煙臺剪紙亮相央視虎年春晚

                除了藝術造詣、情感寓意,“山東手造”的感染力還與制作者的風采緊密相關。

                或許很多人對王緒德不是很熟悉,但是說到這位山東八旬老人手雕還原的400年前名作《核舟記》,很多人一定印象深刻。一枚只有硬幣大小的桃核,經過這位老人的手工打坯、布局、雕刻、拋光等一系列工藝,成為神還原400年前《核舟記》記載的精湛名作。被稱作“手工界天花板”作品的背后,是這位山東濰坊第五代核雕傳人的堅韌執拗地幾十年如一日只為做一件事情的藝術堅守。有公開報道,把玩核桃近50載,王緒德共刻出的“核舟”也不過四五個。

              圖/核雕作品《核舟記》(素材來自齊魯頻道)

                手藝,也是守藝。守住傳統文化的底蘊,實現歷史長河中綿延不絕的傳承。而這些“山東手造”的匠人們,自己的故事詮釋著堅守藝術的力量,呈現出不求于外,以勤為本的手造哲學。

                當然,文化傳承必須注重與時俱進,實現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是“山東手造”正在探討的話題。

                眼下的山東,正在發起一場關于“山東手造”的品牌建設工程——突出創意引領、創新驅動,推動山東成為文化創意的隆起帶、手造人才的集聚地。

                創新的成績已經顯現。在山東莒縣,國家級非遺項目莒縣過門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于紅嘗試把剪紙、木刻、國畫等技法融入過門箋的設計和制作中,并以“莒文化”為題材制作精品剪紙,接軌文化旅游產業。

                在山東濰坊,風箏這項兩千多年前從墨翟手中飛來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已經有了一方實踐答案。2020年濰坊風箏與游戲產品《王者榮耀》聯動,借助游戲載體讓年輕人關注并傳承下去,現出時代活力。

              圖/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莒縣過門箋

                如果說這些“山東手造”產品另辟蹊徑的創新發展讓眾人看到其獨特魅力,那么一整場以“山東手造”為主的精品展區策劃推出則成為山東手造推進工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去年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文旅博覽會上,博覽會專門設立的“山東手造”精品展區引發了參觀者的關注。600平方米的展區可謂“藏龍臥虎”,既有匠心獨具的廣饒縣大碼頭葦編、“沒有金剛鉆,就不攬瓷器活兒”的鋦藝,也有經過歲月洗禮的濟南皮影戲、龍山黑陶等。這些手藝作品或經歲月洗禮或推陳出新,都賦予了生活最美的模樣。

                而這場“山東手造”展覽,也成為山東充分利用全省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新發展手造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全面助推傳統產業升級,形成“山東手造”產業新動能的“匯報性展覽”。

              圖/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現場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一場“山東手造·優選100”遴選活動正在全省鋪展開來。以“新手造 新生活 新產業”為理念,突出時尚和創意,這場遴選將重點包括但不限于美術繪制類、織造印染類、雕刻工藝類、編織扎制類、燒制鍛造類、漆器繪制類、文房四寶類、美食消費類八大門類,旨在體現山東文化創意和齊魯文化內涵的同時,構建起能夠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個性化、品質化、情感化消費需求的手造產品體系。這無疑為“山東手造”打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報道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