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有聞畫丨從爭鳴到星散:稷下學宮與齊王朝興衰一脈相承

              來源:海報新聞  2022-03-26 21:39:10
              A+A-

                “齊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鄒衍、淳于髡、接子、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稷下學宮,這個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與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發展一脈相承,同氣連枝。

                斷壁頹垣、陶土瓦罐......歷史的遺跡重見天日,帶我們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戰國,見證百家爭鳴與王國興衰。

                起源:齊桓公

                戰國初年,陳國媯姓田氏后代取代齊國姜姓呂氏成為齊侯,史稱“田氏伐齊”。

                公元前375年,田午弒殺他的哥哥齊侯剡,另立田剡之子喜為君,后又將其弒殺,自立為君,稱田齊桓公。

                外有敵國虎視眈眈,內有奪權弒君的壓力和聚集民心的需求,齊桓公田午決定招賢納士,吸引人才,在都城臨淄的稷門之外,系水河畔,建稷下學宮,招攬天下賢能。

                興盛:齊威王 齊宣王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史記·滑稽列傳》

                淳于髡,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稷下先生。

                齊威王繼位初期,貪圖享樂,不理朝政。淳于髡用“大鳥不飛不鳴”的隱喻勸諫,齊威王聽后幡然醒悟,說:“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鄒忌用琴理說服齊威王,封為成侯,受相印,改革政治。

                孫臏受龐涓所害,得益于齊威王招賢納士的政策,逃回齊國,受到重用。他與田忌配合,征戰諸侯,圍魏救趙。孫臏報龐涓之仇,鎮守齊國幾十年。

                淳于髡與鄒忌當庭辯論,稷下先生質難國相,傳為佳話。

                孟子曾來稷下學宮講學,受到齊宣王召見。齊宣王向孟子求教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諫棄霸道而行王道,宣王“不能用”。孟子在齊國呆了七年,始終沒能踐行他的政治主張,抱憾離去。

                齊威王和齊宣王時期,君王廣開言路,招攬博學賢士。稷下學士受到空前的尊重與厚待,稷下學宮的文化興盛開始反哺齊國,將齊國國力推向鼎盛。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齊最盛與諸侯。

                星散:齊湣王

                齊湣王后期,連年征戰,不再重視稷下學宮,稷下先生開始四散而去。

                荀子去了楚國、鄒衍去了燕國……稷下學宮開始蕭條。

                公元前284年,燕國派樂毅聯合五國攻齊,齊湣王在戰亂中死去,齊國由盛而衰。

                中興:齊襄王

                齊襄王繼位后,重新重視稷下學宮,邀請荀子回來。

                荀子,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十五歲從趙國來臨淄求學,學成后周游列國,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書中。

                荀子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最高長官),他的知識成為重建稷下學宮的火種。稷下學宮恢復了正常教學活動,但跟齊國的國力一樣,再回不到以往的繁榮。

                后期,荀子的政治主張沒受到君王重視,公元前255年,荀子離開稷下學宮,晚年蟄居蘭陵縣著書立說,被稱為“后圣”。

                荀子是稷下學宮的最后一位大師,稷下學宮的中興階段到此結束。

                凋零:齊平王

                公元前264-221年,齊平王田建時期,君王后輔政。

                前221年,王賁破齊,齊亡。

                至此,已無人寄望與稷下學宮。

                齊國稷下學宮,誕生于齊初尊賢納士、崇文尚學的政治沃土,反哺出戰國七雄中最強盛的齊國。中國學術思想史上,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以它為中心。與同時期雅典學園相似,它成為啟迪人類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司馬光描述稷下學宮“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從那時起,燦若群星的稷下思想以齊魯大地為起點,向著天下傳播開來。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劉明明 撰寫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