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東手造,離不開匠心質造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2-04-11 18:52:01
              A+A-
              分享

                你見過比紙還薄的陶器嗎?

                在青島膠州,薄至0.1毫米的蛋殼黑陶,出自手工藝大師劉錦波之手。他用二十余年的苦心孤詣,復原了失傳四千多年的蛋殼黑陶制作工藝。

                蛋殼黑陶,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被世界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代表著中國制陶史的最高水平。上世紀七十年代,膠州三里河文化遺址出土蛋殼黑陶,可惜并沒有留下關于工藝的記載。

                要想復原蛋殼黑陶、再現塵封已久的制作工藝,可謂摸著石頭過河,考驗著制作者的技藝和恒心。2000年起,劉錦波潛心研制蛋殼黑陶,用了整整六年時間來提高技藝。2006年復刻出第一件蛋殼陶,達到了出土蛋殼陶0.3毫米的薄度。這幾年,劉錦波在技術上反復打磨提升,終于做出了薄度只有0.1毫米,僅32克重的作品。

                從0.3到0.1,看似細微的變化背后,是來之不易的突破,是山東手造追求卓越的一個縮影。

                讓失傳技藝“活”起來,不僅承載著一代匠人無數日夜的辛勤付出,更彰顯了山東手造的匠心質造。

                匠心,意味著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堅守。我們常說,做一件事也許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持做一件事,不為繁華易匠心。“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無論是令人驚嘆的手工絕活,還是鮮有人知的冷門技藝,唯有“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方能闖出一番天地。

                在膠州,手工藝大師劉錦波專攻蛋殼黑陶技藝,最初的六年,光泥料就用了20噸;在新泰,師曠古琴傳承人唐海霞用十年鉆研打造“千年絕響”;在泗水,老一輩匠人傾盡30多年心血,失傳800余年的魯柘澄泥硯才得以重現芳華……正是匠人們日復一日的摸索、心無旁騖的專注,才有了山東手造的生生不息。

                質造,意味著毫厘之間定乾坤的精益求精。細微之處見真章,有“質”者事竟成。在蛋殼黑陶制作過程中,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就是修坯的環節。這個是非常難控制的一個薄度,一不小心就修透、報廢了。將蛋殼黑陶的厚度從0.3毫米縮減到0.1毫米,如此極限的精度,源自于一絲不茍的精益求精,源自于對品質細節的完美把控,源自于對復刻技藝的極致追求。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說的就是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重要性。90后濟南小伙呂紀凱,耗時一年復刻了古代鳳冠——1000多道工序純手工打造,用多達幾百根粗細不同的拉絲,如此繁復的技藝,沒有精益求精的態度,是無法完成的。正是每個環節的精雕細作,才有了手造的蝶變。

                如今,山東手造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今年3月初,山東正式啟動“山東手造”推進工程,提出發揮文化資源豐厚的優勢,依托非遺或傳統工藝,通過創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態傳承新模式,打造“山東手造”傳統手工藝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手造產業,推動全省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手造,離不開“匠心質造”。期待更多更專更精的“匠心質造”,讓老手藝成為時代“金名片”,讓山東手造品牌煥發新活力,綻放更加迷人光彩。

                策劃 婁和軍

                記者 單青

                大眾日報客戶端產品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