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東43條重點產業鏈確定“鏈主”企業112家、核心配套企業709家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2022-06-15 19:21:32
              A+A-
              分享

                山東43條重點產業鏈確定“鏈主”企業112家、核心配套企業709家

                優選整合11條標志性產業鏈重點突破

                □資料:付玉婷 制圖:于海員

                □記者 付玉婷 報道

                本報濟南6月14日訊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山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9大產業領域的43條重點產業鏈,精準繪制覆蓋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的“1張圖譜”,深入梳理領航龍頭企業、重點配套企業、主要特色優勢、急需突破短板、協同攻關技術、區域布局優化、重點建設項目、雙招雙引對象、可對接外部資源等“N張清單”,共確定“鏈主”企業112家、核心配套企業709家,基本理清了重點產業鏈的“四梁八柱”。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介紹,塑強優質企業是落實“N張清單”的關鍵抓手。去年以來,山東新培育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67家,推動221家企業升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高端化工等7條產業鏈,近七成處于產業鏈關鍵位置。

                “全省342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普遍在各自領域掌握獨門絕技,72.4%的屬于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重點產業領域,47.2%的擁有關鍵領域‘補短板’技術或產品,對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有重要作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安文建表示。采取政府指導、平臺承辦、雙向互動的模式,山東推動重點企業精準“卡位入鏈”,年內將爭取推動2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與“鏈主”企業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帶動各市開展50場左右專場活動,全省“專精特新”企業參與率超過50%,促進大中小企業更好地共同提升、協同發展。

                1-4月,全省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642.6億元,同比增長17.5%。其中,電子制造業增長17.6%,軟件業增長17.5%,大數據產業增長20%以上,特別是集成電路產量增長22%,高于全國27.4個百分點。張海波介紹,這得益于濟南比亞迪高功率半導體、德州有研大尺寸硅片、青島富士康高端封測等一系列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及青島京東方顯示模組等新型顯示項目帶動下,我省“缺芯少屏”現象逐步緩解,產業鏈延鏈補鏈成效明顯。

                為破解關鍵技術創新這個難題,省工信廳聯合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建立產學研融合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聯合梳理關鍵核心技術(產品)攻關需求269項、高端人才需求254人、高校高職畢業生需求1.6萬余人。其中,50多項技術(產品)已列入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指南,采取競爭立項、定向委托、組閣揭榜等方式重點突破。省市縣工信部門一體化策劃產業鏈重點項目451個,計劃總投資6552.5億元。其中,已完工投產項目119項,完成投資837.7億元;落地建設階段項目273項,完成投資1199.4億元;前期謀劃階段項目59項,計劃投資1115.2億元。

                隨著“鏈長制”走深走實,在去年確定的43條重點產業鏈的基礎上,今年山東基于國家有需要、市場有前景、山東有基礎三項原則,又優選整合了11條標志性產業鏈,分別由省領導牽頭擔任“鏈長”。為實施好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山東正進一步細化完善“1個圖譜、N張清單”,針對標志性產業鏈梳理一批關鍵核心和重大技術,加快推動產業鏈“卡脖子”關鍵技術攻堅突破。

                “圍繞重點產業鏈,特別是標志性產業鏈技術需求,山東將新布局30家省技術創新中心、3-5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打造產業鏈上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孵化到區域示范的全鏈條創新平臺體系。”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介紹。

                “11條標志性產業鏈中,有13戶省屬企業擔任‘鏈主’企業,我們正組織這些企業梳理形成斷鏈斷供風險清單,做好關鍵產品和原材料備品備件儲備。”省國資委副主任王緒超透露。山東將推動龍頭企業建立同準備份、降準備份機制,形成必要的產業備份系統;對省內已經取得研發突破、具備生產能力、處在市場推廣期的高端裝備、新材料、醫療器械等產品,山東將通過政府采購、保險補償、示范推廣等手段,促進國產產品推廣應用。

              【編輯:劉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