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黃河戰略龍頭何以“龍抬頭” 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觀察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關注·調查觀察  2022-06-22 09:17:57
              A+A-
              分享

                本報記者栗建昌、陳灝、王陽、王凱

                九曲黃河綿延萬里,宛如巨龍奔向大海。地處黃河入??诘纳綎|省,無論是從區位上還是在經濟規模上,都是黃河流域當之無愧的“龍頭”。

                如何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山東使命在肩,蹄疾步穩。

                近年來,山東科學謀劃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綜合承載力、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資源型產業轉型,守護修復沿黃生態,不斷強化與黃河流域省份的東西合作,奮力引領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群星璀璨 做強發展“動車組”

                提起山東,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青島和濟南。

                但在15.6萬平方公里的齊魯大地上,還有著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煙臺、浴火重生的現代工業城市淄博、南向融入長三角的臨沂、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德州、工農業齊頭并進的濰坊……16個地市有15個位列全國百強,更有著龍口、滕州、榮成、諸城、鄒平等一大批實力強勁但埋頭發展的縣(市、區)拱衛,山東半島城市群群星璀璨,共同組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車組”。梯度均衡發展的優勢正在凸顯。

                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這是黨中央交給山東的重大使命。

                隨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山東科學謀劃山東半島城市群新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綜合承載力、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今年初出臺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把山東半島城市群打造成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引領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文化“兩創”新標桿、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作為山東經濟第一大市,青島市提出,充分發揮青島黃河流域重要開放門戶、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對外開放橋頭堡、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等綜合功能,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到2025年,基本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標桿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濟南,近年來聚焦重點產業,打造百億產業和千億產業,產業發展突飛猛進,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濟南市提出,立足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的量級、質級和能級,打造高水平產業鏈,主動引領黃河流域城市產業交流合作,在黃河流域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

                行走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塔吊林立間,一處處正在建設的安置房、廠房、市政公用設施勾勒出新的城市框架。隨著“跨越黃河”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濟南城市發展新格局進一步打開。“濟南北跨”加快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國家生態環境大數據超算云中心等加快建設,正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

                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棟介紹,按照《規劃》要求,到2025年,山東半島城市群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達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領航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協調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8%左右,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高效流動的體制機制更加成熟;綠色低碳取得新突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改革開放增添新動力,各類優質要素加速向先進生產力集聚,參與全球競爭合作能力顯著增強。

                綠色引領 守護沿黃“生態綠洲”

                夏日的黃河口,風吹蘆葦、水波蕩漾,珍禽鳴聲啾啾。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00多種植物構成了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每年有超過數百萬只鳥類在此遷徙、越冬,40多種魚類在此產卵繁殖……

                “今年以來,保護區已修復1000公頃濕地,鳥類由1992年建區之初的187種增至371種。”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監測中心主任劉靜介紹,中心近期建立了能接入氣象、水質、土壤、海域等數據的生態補水監測體系,科研監測水平不斷提升。

                山東是黃河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勇擔重任:加快黃河防洪減災工程建設;打造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著力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

                為進一步保障黃河口生態環境保護,山東省級財政還安排1億元資金,重點支持開展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推動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促進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良性發展;另安排資金1億元,支持沿黃其他地區保護修復濕地公園1.5萬公頃,提高濕地生態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為黃河流域生態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等8處自然保護地整合而來的黃河口國家公園,已進入創建實施階段。本著打造全國首個陸海統籌型國家公園的目標,山東正扎實推進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促進生態系統更加健康,進一步提升生物多樣性。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東力度不斷加大。

                為切實解決山東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生態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山東自2018年起實施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侯翠榮介紹,行動開展以來,山東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PM2.5)直接貢獻率達37.5%;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初步評價達到94.1%,優于年度目標6.1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污染加重的趨勢得到遏制。

                目前,山東正在推進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持續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在狠抓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的同時,山東積極推動區域合作,將推動黃河流域跨省合作作為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落地落實。

                去年5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訂了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根據協議要求,以兩省交界處劉莊黃河干流跨省界斷面的水質年均值及三項關鍵污染物的年均濃度值作為重要參考指標,累計補償額高達1億元,開啟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跨區域合作的良好探索。

                東西互濟 書寫“山東答卷”

                在山東壽光市崔嶺西村,村民崔江元打開手機,大棚里的蔬菜長勢實時顯示,滴灌澆水、通風、補光控溫等工作,在手機操作界面就可以遙控完成。過去兩口子要忙大半天的活兒,如今只需要在家里動動手指頭。

                在與壽光直線距離約1200公里之外的寧夏西海固西吉縣馬蓮溝,一座座現代化的蔬菜溫室整齊排列,蔚為壯觀——這是山東省屬企業水發集團投資4.18億元建設的“西吉現代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產業園”,占地1800畝,有智能溫室、新材料節能日光溫室、壽光第九代大跨度日光溫室及大型拱棚共276座,成為改變當地群眾生活的“金鳳凰”。

                “西部沿黃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山東農業產業經驗高度契合,我們把企業在技術、管理、人才、資金等方面優勢帶過去,一同助力高質量發展。”水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欽說。

                三次產業可以齊頭并進,供需兩端可以協同發力,新老動能可以相得益彰,各類企業可以比翼齊飛,陸海資源可以統籌開發……山東著力發揮九大比較優勢,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

                基于工業門類齊全的優勢,《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資源型產業轉型,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濟南信息技術服務、青島軌道交通裝備、淄博新型功能材料、煙臺先進結構材料、臨沂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集群日漸起勢,到加快推進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論證規劃東營、東明減量置換高端化工項目,再到重工綠色智造、濱州高端鋁業、日照先進鋼鐵等重大產業集群逐步落地,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山東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十足、未來可期。

                山東是黃河流域最便捷的出???,經濟實力強、產業基礎好、集聚人口多、發展潛力大,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上,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有行動。山東正在以制度型開放為牽引,著力提升城市群整體能級,深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強化與沿黃省區交流協作,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新通道。

                近期,山東與沿黃八?。▍^)會商確定了7個領域、102個跨省合作事項,魯豫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隴電入魯等80余個合作事項已取得重要進展。山東牽頭舉辦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際論壇、黃河流域要素市場化配置高峰論壇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合作交流研討會等重大活動,搭建了黃河流域合作互聯網共享服務平臺,線上推介5000多個園區和項目。

                陸海統籌、內外聯動、東西互濟,開放新格局搭建合作新通道。去年底在濟南召開的黃河流域協同科技創新大會上,沿黃九?。▍^)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科技主管部門共同發布倡議,提出共同推動黃河流域技術、人才、平臺等創新要素共享共用,攜手將沿黃區域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基地和制造業集聚帶。

                在新的征程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山東答卷”正在徐徐展開。

              【編輯:劉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