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觀瀾亭|讓文物走出去,把游客請進來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2-06-28 21:41:25
              A+A-
              分享

                □張兆友

                2022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是一個匯聚資源、促進投資的平臺,也是一場牽手詩和遠方的盛會。文旅如何融合發展,是大會的重要議題。

                日前,山東省博物館與《閃耀暖暖》聯動,為雙方秋季活動預熱。這兩天,甘肅省博物館丑萌丑萌的馬踏飛燕毛絨玩具,在網上圈了一大波粉。這些案例表明了博物館營銷的強可塑性,也體現出公眾對博物館營銷的一種“包容”心態。博物館營銷的潮流敏銳度,正成為一個隨機變量,讓文化不拘一格走進現實,為文旅融合提供契機。

                博物館營銷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越來越成為其基本功能之一。早在2016年5月,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就下發《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提出博物館等機構要完善文化創意產品營銷體系、促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跨界融合等。也就是說,博物館做文創、搞營銷,在制度上是合理有據的。

                當我們把文物請出展柜,送出博物館后,會弱化觀眾進入博物館的熱情嗎?

                非也。這種做法不但不會弱化觀眾的熱情,反而是對觀眾注意力的一種吸引,尤其是對年輕人心理距離的一種拉近。印象中,那些隔著一層玻璃高高在上的文物或是嚴肅的、冰冷的,使人敬畏,而化作觸手可及的文創產品后,就是帶著溫度和平易近人的了。

                近年來,一些頭部博物館紛紛跳出文創產品的范疇,試水品牌跨界合作,在IP授權方面亮出更大動作。博物館IP的歷史性、內容性、故事性,與外部品牌的沉淀相融合,形成了1+1>2的良性合作關系,由此加深了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系。

                這也讓我們看到,博物館營銷的意義,絕不止創收這么簡單,它不只是一種商業活動,更是其社會教育和文化服務功能的拓展與延伸。

                文化于旅游而言是內容和靈魂,是旅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最終實現目標,在豐富旅游內涵的同時增加文化附加值。旅游于文化來講是載體和媒介,是文化傳播和傳承的重要途徑,能創造新的旅游文化從而豐富文化內容。從這個角度來看,博物館天然是文旅融合的窗口。

                那么,博物館如何才能成為旅游經濟新坐標?

                毫無疑問,博物館要“放下身段”。數字化時代,枯燥單一的陳列和傳統的走馬觀花式參觀已經稍顯落伍,公眾對博物館的體驗需求達到新的期望。依托互聯網技術與平臺,博物館就應該換一種新的“人設”,利用數字化技術去豐富文創產品供給和優化文博展覽形式,主動擁抱大眾文化,迎合觀眾需求。

                山東歷史底蘊深厚,博物館總量、一級博物館數量、二級博物館數量、三級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新晉級革命類博物館數量六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不斷發掘文化內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的新路徑,博物館就可以成為“兩創”實踐的試驗田。

                最新數據顯示,我省博物館年接待觀眾超過8000萬人次。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假設1%的進館觀眾有文創產品消費意愿,平均每位潛在消費者花在文創產品上的金額是100元,那么博物館文創年收入就能達到8000萬元。這將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反哺日常支出。

                由此看來,未來的博物館更像一個中轉站。文物經過創意轉化走出去,游客通過文化吸引走進來,文化和旅游在這里撞了個滿懷。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