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走在前,勇擔使命開新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山東省印發《“十大創新”2022年行動計劃》《“十強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明晰了突破路徑。全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以“三個十大”行動為引領,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奮力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7月4日起,大眾日報及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推出“走在前 開新局”大型全媒體主題報道,記者深入16市基層一線調研采訪,集中展現各地推進“三個十大”行動的創新舉措、進展成效,生動講述各地砥礪奮進、創新實干的鮮活事例,充分反映山東發展的新變化新氣象,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今天刊發第二組報道:“十強產業”看青島。
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重點發展31條產業鏈,青島——
“鏈主”引領,聚鏈成群
□記者 楊國勝 張忠德 白 曉
6月21日,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青島生產基地主體結構全面封頂;6月23日,2022青島國際顯示大會舉行。相隔48小時,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正如公司總裁高文寶所言,“青島已經成為京東方全國版圖中重要的創新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
作為山東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中高清顯示“補面”的重點項目,青島生產基地是京東方落地青島的首個重資產投資、高端制造類顯示產業項目,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中小尺寸顯示模組1.5億片,年產值超100億元,預計將于今年11月實現首片產品點亮,屆時,將徹底打破山東顯示面板領域缺少龍頭項目支撐的局面。
之于城市,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青島市將“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擺到了今后五年打造“六個城市”總體布局的首位,深入對標省“十強產業”,提出重點發展31條產業鏈。
這其中,既有拉長板的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等傳統優勢產業,也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補短板項目,還有基因技術、未來網絡、類腦智能、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著眼未來的超前布局。
如燈之火頭,鏈主企業自身實力雄厚、在產業鏈中占主導地位,是產業鏈條中當之無愧的“大象”。抓京東方這樣的“大象”,正是青島遵循產業發展邏輯的戰法。
“當前,青島市推出第一批先進制造業產業鏈47家鏈主企業,發揮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解宏勁介紹。
6月26日,記者走進位于青島高新區的??怂箍抵圃熘悄芗夹g(青島)有限公司,該企業是青島市精密儀器儀表產業鏈主企業,擁有14項全球首創產品,8項世界之最測量技術。大到C919國產大飛機的機身精密裝配,小到蘋果耳機檢測,都有??怂箍档纳碛?。
走進??怂箍惦p智賦能中心,在航空智造展島可以看到,一個機械手臂正對著一枚飛機發動機葉片上下翻飛,一旁的電腦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數據信息。這是??怂箍低瞥龅木仃囀饺~片測量方案,采用三坐標測量機,可實現葉片類小型零部件的批量檢測,測量過程還能在軟件中直觀顯示,一鍵式測量,而且精度極高。“一兩個微米的差距就會對飛機發動機的性能產生巨大影響,我們方案的精度可以達到0.5個微米。這是什么概念呢?一根頭發絲的直徑大概是70微米,0.5微米約等于頭發絲直徑的1/140,肉眼和普通測量工具都難以達到這個精度。”??怂箍抵圃熘悄芗夹g(青島)有限公司數字化商務運營中心高級顧問孫智宏告訴記者。
相較鏈主企業的高大上,專精特新企業雖然體量偏小,但在產業鏈中卻有較強的補位能力。 搭建鏈主企業與專精特新企業共舞的舞臺,在青島,“卡位入鏈”成為產業熱詞。
今年初,青島市舉辦首場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對接交流會,智能家電產業鏈主企業——海爾智家發布了34項產品技術合作需求,30家專精特新企業與海爾智家進行產品技術對接交流。
海爾發布的34項超前研發需求清單讓青島至亞美萊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肇聚眼前一亮:“至亞美萊的薄膜類產品原本僅應用于高鐵和高端建筑領域,這場交流會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大門。通過這次‘卡位入鏈’,我們進軍家電和汽車等民用領域功能薄膜市場。”同時,該公司還計劃投資1200萬元增設一條生產線,為京東方青島生產基地等項目配套。
截至目前,青島市已組織鏈主企業梳理在青可提供產品(服務)、可采購產品(服務)、擬開展合作企業、建議招引企業“四張清單”,已對接需求409項,推動鏈主與鏈上企業協同發展。
“鏈主”引領,聚鏈成群。目前,青島智能家電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6月初,省發展改革委發布第四批擬入庫重點培育的“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名單。至此,青島市共有4批18個集群和25家集群領軍企業入庫,新增數量和總數均居全省首位。
青島對標省“十強產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個維度的雙向奔赴
□記者 楊國勝 張忠德 白曉
青島要在山東勇當龍頭,關鍵是要在產業發展上當好龍頭。
根據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監測季報,今年一季度,青島市“十強產業”增加值1180.8億元(不含現代海洋產業),同比增長11.5%,對全省貢獻率16.15%,全省排名第1。
對標全省“十強產業”,青島市梳理了31條重點發展的產業鏈,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招大引強與育苗倍增并舉、關鍵細分領域突破與全產業鏈發展并舉,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增量崛起
位于青島董家口經濟區的金能青島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是山東省首批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優選高端化工項目。
7月1日,記者走進項目現場,與傳統化工企業不同,沒有轟鳴喧囂、刺鼻氣味,十幾米高的反應裝置靜靜運行,工程師們則在控制中心通過大屏幕緊盯生產進度。一路之隔,該項目的二期建設如火如荼,將建設世界單套產能最大的丙烷脫氫裝置。
“前段時間,我們進行了停車檢修,5月18日才恢復生產,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31億元。”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外事辦主任甘紹龍介紹,與傳統化工項目相比,金能化學項目引進國際一流裝備,打造了區別業內其他企業的“3+3”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煤化工與精細化工的科學利用與資源整合,單體裝置產能和工廠整體產能為全球最大。
青島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41個工業門類中占有39個。近年來,形成了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七大優勢產業鏈。“七大產業是青島多年以來積累的財富,我們將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全力支持七大產業做大做強,形成1000億級、2000億級、3000億級產業梯次發展格局,打造參與全球競爭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青島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解宏勁表示。
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實現存量變革之余。青島也加速布局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實現增量崛起。
這個六月,是青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收獲季:6月9日,青島首個新興產業園——青島集成電路產業園,迎來了首批總投資201億元的1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6月21日,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生產基地項目全面封頂;6月23日,9個顯示產業項目、2個半導體產業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達206億元。
“缺芯少屏”是中國制造業壯大的攔路虎?!缎乱淮畔⒓夹g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推動集成電路“強芯”、高清顯示“補面”,青島更是被數次點名。在青島市確定的十大新興產業中,這兩者位列前二。截至目前,青島已有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111家,兩個產業集群上榜“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
與芯屏產業一樣,虛擬現實產業也在加速布局。不久前,《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發布,力爭到2030年,全市虛擬現實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從全產業鏈角度來看,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的優勢集中在頭顯整機、生產制造這兩個環節,青島在這個賽道上已經領先。青島的嶗山區匯聚全國約70%的虛擬現實科研力量,擁有北航青島研究院、山東大學青島虛擬現實研究院等10余家虛擬現實研究機構,集聚110余家企業,產業規模已超過50億元。
引育結合,讓優質項目“入吾彀中”
大項目、大企業是產業做大做強的基礎。青島市引育結合,一手抓招大引強,一手抓育苗倍增,讓優質項目“入吾彀中”。
《青島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各產業鏈每年力爭引進20億元以上或行業引領性項目2個以上。
6月20日,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舉行。近水樓臺先得月,青島市攬下重點項目13個,總投資23.37億美元,合同外資12.43億美元。
其中,全球領先的生物制藥企業——阿斯利康宣布在青島設立阿斯利康中國區域總部,成立以罕見病為主題的創新中心、生命科學創新園及產業基金,并計劃在青島高新區投資建設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直言:“作為新經濟發展先行區、高水平改革開放引領區,青島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備的工業體系。近年來,青島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布局。同時,青島以及山東獨特的區位優勢、強大的科技實力以及開放的投資環境也為大健康產業的高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截至今年4月,累計有17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市投資設立381個項目。
眼光向外盯招引的同時,青島也開啟了一場內部提升的“育苗倍增”計劃。以海爾“四年5000億”、海信“五年3000億”、青啤“百億投資”為引領,青島計劃實施百家龍頭和骨干企業倍增計劃,壯大百億級、千億級企業陣容;同步實施“育苗”行動,每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以上、隱形冠軍企業15家以上、瞪羚企業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三年“三個翻番”。
“青島邁向2萬億,海信邁向3000億。這是一座城市的能級躍升之戰,也是一家企業實現倍增計劃的蝶變之戰。”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賈少謙表示,“海信將通過加大技改投入、引領產業集聚、拓展業務版圖,不斷向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挺進,在稅收、工業產值、產業鏈等方面為青島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6月30日,青島以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沖刺上交所科創板的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受理”。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誕生的AI領域獨角獸企業,2021年5月,“出走”六年的以薩技術將總部搬回了西海岸,如今,迎來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數字經濟的本質是算力經濟,以薩技術自研的AI視頻圖像全息融合一體化識別算法和“雷霆”實時高速分析數據庫,填補了國內以及國際空白。新冠疫情發生后,以薩技術僅用3天就推出了新冠疫情防控動態感知預警平臺、手機端防控App及疫情防控信息登記系統,并向全國公安機關免費推廣。
2022年,青島重點推進357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建設,截至5月底,344個實施類項目年度累計完成投資1003.1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73.2%。
創新鏈產業鏈雙向賦能,挖掘新增長點
7月3日,青島西海岸新區204國道北側,多輛大貨車正排隊進入青島申飛安達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裝載貨物后運往附近的建材生產企業,現場一片忙碌。
不久前,該公司董事長王偉還在為一個技術難題頭疼。申飛安達是一家科技型環保企業,主要產品是將廢鋼渣制成環保新材料,但進一步提高廢鋼渣分揀再利用效率,活性激發劑、助磨劑等原料的供應卻成為“卡脖子”難題。就在此時,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動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王偉將“廢鋼渣分揀再利用”的技術需求發榜。不到三天時間,山東科技大學化工學院就與企業進行了聯系,成功揭榜,目前已順利解決了這一難題。
今年4月,青島市上線推出“揭榜掛帥”數智對接平臺,所有市場主體和各類機構都可以通過平臺,隨時發布榜單內容,發榜方借助平臺資源,自主開展揭榜方遴選、過程管理以及成果驗收。
“揭榜掛帥”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鼓勵科研機構面向價值鏈中高端環節進行科技攻關,實現創新賦能。而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則是以創新驅動布局潛力產業,推動全產業鏈發展,挖掘新增長點。
“應用實驗室”就是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典型做法。5月17日,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二批青島市創新應用實驗室和場景應用實驗室名單,至此,青島市共建成11家創新應用實驗室和23家場景應用實驗室。
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首批實驗室的承建者之一,授牌“青島市遙感監測創新應用實驗室”。“我們做雷達技術或者儀器裝備,一定要放在應用場景中去檢驗優化,才能走向產業化應用。”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吳松華告訴記者,“在青島市發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目前,我們正與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聯合開展飛機尾渦監測及低空風切變預警的場景運行,希望能夠拿到民航部門的許可,前期數據來看,可以讓通航效率提高15%左右。”
截至目前,已有1家實驗室依托企業實現科創板上市,1家實驗室在作上市準備,13家實驗室獲融資支持,累計融資已突破4億元。
短評
壯大“十強產業”需處理好四個關系
□記者 張忠德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是促進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十強產業”則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陣地。然而,新舊動能轉換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更不是非此即彼。
人們常說,“抓大放小”。但對于產業鏈、產業集群而言,鏈主企業固然在價值鏈、生態鏈中占據主導地位,但鏈中配套企業卻并非是可有可無的“龍套”。青島市“撮合”“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與鏈主企業共同成長,提升產業鏈本土化率的同時,也讓鏈主企業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
“喜新,不厭舊”,舊動能與新動能之間,并非隔著天塹鴻溝。正如山東將紡織、輕工產業納入《“十強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在青島的產業布局中,既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這些“高大上”的新興產業,也有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接地氣”的傳統產業,增量要崛起,存量更要變革。
在一些城市,招商引資已經成為區域內卷的重要領域,政策、土地、資金在向“外來和尚”傾斜的同時,必然壓縮本土企業的成長空間。為避免“招來女婿,忘了兒”,青島市對外“招大引強”的同時,在內“育苗倍增”,實現了內外齊頭并進。
工業互聯網,則是青島依托強大工業基礎,實現由“精”到“全”質變的路徑。軟控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橡膠機械領域22年,其研發和制造的橡膠智能裝備,覆蓋了輪胎生產全線80%的重大裝備。在做精裝備的同時,從智能車間到智能工廠,軟控已成長為全球唯一輪胎生產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并開啟了向其他行業復制的步伐。
縱觀青島“十強產業”的發展,“大與小”“新與舊”“內與外”“精與全”實現了完美調和。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