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東找回信心:GDP增量罕見全國第一,財政收入反超上海

              來源:齊魯觀、青記  2022-07-17 11:33:10
              A+A-
              分享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全國的統計數據。

                2022年上半年全國GDP達56.26萬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4%。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一系列扎實穩住經濟政策成效明顯,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尤其是二季度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穩住了經濟大盤,成績來之不易。

                但目前來看,上半年2.5%的增速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全年GDP增長5.5%”的預期目標仍存在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家統計局在公布上半年全國統計數據的同時,也同步公布了全國31個省市的經濟數據。

                5月25日召開的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中,曾專門強調“各地二季度經濟主要指標將由國家統計部門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分省公布”。

                31個省市的經濟家底同時亮相,也透露出國家層面直面真實經濟形勢,進一步穩就業、穩經濟大盤的決心。

                另外,山東上半年表現優異,其中GDP增速3.6%,在粵蘇魯浙四強中領跑,而且增量達到2811億元,超過廣東、江蘇,罕見地位居全國第一。在財政收入指標中,由于受疫情影響,上海上半年僅完成3795億元,增速為-12.9%,而山東以3950億元超過上海,排名上升至全國第四位。

                1

                粵蘇魯差距縮小,山東GDP增速位列經濟四強省首位

                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同比增長2.5%,整體呈上行態勢。

              00.jpg

                2022年的整體站位與2021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一致。

                廣東(59518億元)、江蘇(56909億元)、山東(41717億元)和浙江(36222億元)仍牢固全國四大經濟強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等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廣東、江蘇和山東的GDP差距出現收縮,與此同時,山東領先浙江的優勢增加了1100億。

                山東經濟的強勢表現,一方面得益于大宗商品交易的優勢,另一方面與其加碼新興產業、傳統產業結構升級轉換密不可分。

                從增速看,2022年上半年,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的GDP增速分別是2%、1.6%、3.6%和2.5%。

                在粵蘇浙魯四強中,無論是二季度GDP增速,還是上半年GDP增速,山東都以絕對優勢位居四強第一,展現了其強大的經濟韌性。

                2

                資源大省收益,GDP增速全國最高

                2022年上半年,全國GDP增速最高的3個省份分別是寧夏、山西和陜西。

                油氣、煤炭價格上揚的前提下,山西和陜西等資源大省經濟總量和增速普遍逆勢上升。

                與全國相比,2022年上半年21個省份跑贏大盤、2個省份持平,7個省份跑輸大盤。其中,上海和吉林出現負增長。

                上海上半年GDP為19349億元,同比增長-5.7%,二季度同比增長-13.7%。吉林上半年GDP為5697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4.5%。

                江蘇、海南、北京在二季度也出現GDP負增長,分別為-1.1%、-2.5%、-2.9%。但從上半年整體來看,三個省市仍然保持了正增長。

                整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能源生產地成為最大受益者,其次是產業基礎和經濟活力較強的地區,能夠更快回暖。

                3

                同口徑計算,山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列經濟四強省首位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規模,與GDP規模和當地產業結構有著密切聯系。

                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四個經濟強省對比來看。

              01.jpg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上,廣東以6730億元位居四省第一,浙江以4984億元反超GDP二三強江蘇(4639億元)和山東(3950億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上,同口徑對比,山東和浙江實現正增長,分別是6.3%、4.2%,山東位列四省第一。廣東和江蘇上半年受疫情沖擊較大,增速均為負增長,其中,江蘇同比增長-5.8%在四省中墊底。

                整體看,以2022年上半年地方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衡量標準,排名前五的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和上海,增速排名前五的是內蒙古、山西、新疆、陜西和寧夏。

                同口徑計算下25個省市實現正增長,其中,內蒙古、山西、新疆的增速超過40%。自然口徑計算下,只有內蒙古、山西、新疆、陜西四省實現正增長,且增速突破兩位數。

                這主要受益于煤炭價格上漲,傳統產能迸發出高增長能量。

                同時,考慮到為減緩今年以來疫情造成的經濟下行壓力,國家實施了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該政策在惠企的同時也會對財政收入形成沖減。

                因此,上半年各省市財政收入走勢下降,并非經濟下滑所致,整體來看仍呈上行態勢。

                根據財政部7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221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3.3%,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0.2%。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經濟有望持續回升向好,在此基礎上,預計財政收入將逐步回升。

                4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兩個月回落

                最新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7%,其中二季度平均為5.8%。

              02.jpg

                從月度走勢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在5月已經迎來“拐點”。

                2022年1-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逐月升高,分別為5.3%、5.5%、5.8%、6.1%,5、6月份連續回落,分別為5.9%、5.5%,表明就業基本盤總體在改善。

                但不能忽視的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來,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在逐月攀升,4-6月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是18.2%、18.4%和19.3%,與往年同期趨勢相悖。

                今年我國大學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大學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就業壓力將會持續加大。

                5

                東南五省繼續領跑全國

                東南5省,囊括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福建5省市。

                7月7日的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引發關注,東南沿海5省市經濟體量占全國1/3以上,財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財政凈上繳中貢獻近8成。

                從2022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來看,東南五省依舊領跑全國。

                經濟總量方面,東南5省上半年GDP總額為19.66萬億元,占全國的34.94%。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方面,在留抵退稅政策和疫情沖擊等前提下,東南五省的財政收入仍占了全國的38.4%。

                城鎮調查失業率方面,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福建五省2022年上半年平均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是5.2%、5.3%、4.9%、8.9%和5.4%。

                除受疫情影響的上海外,均低于全國上半年平均城鎮調查失業率5.7%。

                作為全國吸納勞動力就業人口最多的地區,東南5省對穩就業起到了不容低估的關鍵作用。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